李春妍
最近,全國政協與中國證監會開始調查上市公司中的國有股東行為,準備對地方政府干預上市公司的現象開刀。5月30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進一步明確表示,改善上市公司股本結構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再不快點干,就要誤大事”。所有這些,針對的都是同一個目標,那就是“一股獨大”,請看《經濟半小時》記者的詳細報道。
2000年春天,面對五糧液出色的業績而一毛不拔時,坐在股東大會上的中小股東,只有無奈。事后,有人總結說,這是因為在這些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存在“一股獨大”的問題。“一股獨大”是指在股本結構中某個股本占有較大的份額,在各利益股東中占據絕對優勢。而目前我國的“一股獨大”幾乎專指國有股。
從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看,國有股占據了其中較大的份額。目前國有股在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比重為36%,絕對數字已經達到1415億股。其中,國有股所占比例超過6成的上市公司達到20%,甚至有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國有股達到80%以上。而在西方更為成熟的證券市場,股權結構通常相當分散。西方國家的控股股東一般是相對控股,持股比例一般也不超過30%。
在美國的上市公司里,如果有誰握有某一家上市公司百分之一的股票,就已經是大股東了,而且是相當大的大股東了,大股東欺負小股東這種現象很少發生。
專家指出,國有股權比重過大還帶來了諸多的弊端:首先,目前在我國,擁有50%的股份就可以控制全部董事的選舉,而社會公眾股東非常分散,股東大會往往成為大股東的“一言堂”。 其次,一些國有股成為地方政府謀取當地利益的手段和渠道,行政化的現象明顯,關聯交易不斷。另外,由于國有股股權過大,缺少監督和制衡,形成“投錢的人多、投票的人少”這種公司治理結構失衡的狀況。
現在國有股一股獨大,那么國有企業的管理機制就不可能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也就可能遇到體制上的障礙。在這樣的股權結構下,不容易形成一個制衡的機制,使中小股東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
曾經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國際大廈的股權之爭就是因為一個名叫李勇會的股東,本指望通過控股來成為第一大股東,但卻遭到地方政府的層層阻撓。一個叫羅和平的投資人為了爭取四砂的股權也正在四處奔波。
一股獨大的現象已經讓中小投資者沉默了10年,如今這種沉默已經開始打破,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認識到只要自己投了資,就應該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有發言權。如果你持有這個公司的股票,甭管多少,就是它的股東。
股權失衡,一股獨大,讓一些上市公司的路越走越偏,甚至有人說,它是我國股市種種怪現狀的根源。而擁有更多的股權,多到有對上市公司說話的權利,多到能在股東大會上聽到自己的聲音,也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夢想。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