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京“一股獨大”
萬眾矚目的用友軟件股票,已于2001年5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作為新股發行核準制下的第一家,嶄新的招股說明書、正宗的高科技概念、不可多得的2500萬迷你流通盤、迄今為止的最高發行價、楊元慶、蘇啟強與吳曉球三位名士級獨立董事……用友軟件的身上,匯集了實在太多的亮點,以至于用友軟件另一個極為甚至是更為重要的信息,竟然被眾多酷愛挖掘題材的媒體們幾乎忽略,尚未得到應有的“炒作”——那就是在用友軟件的股權結構中,現年僅36歲的公司董事長王文京個人持股非常突出的“一股獨大”現象。
根據用友軟件上市公告書,公司除2500萬可流通股之外的7500萬股,分別由北京用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用友企業管理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用友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益倍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和山東優富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持有,表明上看,似乎股權較為分散,但實際上,這五名股東卻是不折不扣的關聯企業,它們的控股股東,都正是用友軟件的法定代表人王文京。據披露,王文京在這五家公司里,分別擁有73.6%、73.6%、90%、42.8%、86%的股權,換句話說,通過這五家公司,王文京以個人身份,實際上間接控制了用友軟件合計5520萬股、占總股本55.2%的股權,稱其為用友軟件真正的絕對第一大股東,可謂絲毫不爽。
前已有“古”人,后必有來者
由私人、家族及民營類企業演變成上市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看并非什么稀奇事,尤其在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樣的公司更是數不勝數。僅以美國為例,其眾多舉世聞名的大型跨國公司中,就有微軟[微博]、福特、杜邦、柯達、通用電氣、摩托羅拉[微博]等為數不少的業界巨頭屬于此類。據資料顯示,在美國公開發行股票的上市企業中,被個人或家族所控制者一共超過了40%。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對于私營、民營經濟的發展,曾經歷了從完全禁止到允許嘗試、從不受保護到鼓勵促進的過程,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更正式作出了“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論斷,民營經濟進入證券市場,自此有了強大無比的政策支持。1998年在深圳上市的新希望(0876),就是國內至今仍最為著名的民營企業之一。
不過首家以自然人身份控股上市公司的先河,直到去年才由王淑賢所開創。在2000年9月29日上市的承德帝賢針紡股份有限公司(2160)中,他以8510萬持股,掌握了帝賢B總股本的39.58%,從而實現了個人對于上市公司的相對控股。2001年1月18日天通股份(600330)的掛牌,則使公司創始人潘廣通父子,成為A股市場上以自然人身份控股上市公司的率先“吃螃蟹”者,在該公司的股本結構中,潘氏父子分別持股1688萬、1598萬,合計占總股本的21%,分別為公司的第一與第二大股東。
不過從持股比例上看,無論是劉永好通過新希望集團對于新希望的間接控股,還是王淑賢與潘氏父子分別對于帝賢B與天通股份的直接控股,都沒有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0%。而王文京雖然屬于間接持股,卻實際控制了用友軟件55.2%的股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王文京應可稱為“以自然人身份絕對控股上市公司的第一人”了。
群體初步形成,風險由此暗生
在外國人眼中的“紅色”中國,私營、民營類企業終于可以揮師進軍證券市場,無疑是對新一代國家領導層改革決心的深度貫徹,是對真正市場經濟的客觀尊重,更是我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與完善之路的又一重大進步,其積極意義,無論怎樣肯定,都是不為過分的。
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事。以新希望、帝賢B、天通股份、用友軟件等公司的上市為標志,可以說私營、民營類企業,已經在我國股市初步形成了氣候或者說群體,因此,它們所存在的問題,以及由此可能給市場帶來的潛在風險,也已到了應該引起人們高度關注的時候。
撇開市場競爭所導致的經營風險不談,對于所有的上市公司來說,它們可能給投資者造成的最大損害,無疑來自于公司治理結構的不良。就我國實際情況看,ST猴王、PT鄭百文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事件的大量發生,使得該問題尤顯突出。不合理公司治理結構的最主要方面之一,便是目前已在各方達成共識的國家股“一股獨大”,使得其權力高度壟斷,完全失去了制約,中小股東利益屢受侵害的所有悲劇,都可以在此找到根源。
為了所謂國家或地方的利益,一些國有股權的行使部門,尚且置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于不顧,瘋狂實施侵吞與掠奪,私營、民營類企業的老板們,在歷盡千辛萬苦之后,終于闖入了股市這塊肥厚的寶地,而且有些也已在公司中大權獨攬,此時誰能斷定,他們決不會在有朝一日,暗中甚至公然算計無助的中小股東呢?
問題如何治理,還需高度重視
我們在此絕不是要表示對于“王文京”們人格的懷疑。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已經飽受眾多無良大股東們殘忍盤剝的廣大中小投資者,再也禁不起反復、長久地蹂躪了。他們是如此迫切地需要一份貨真價實的“保險”,以獲得盡量充分的保障,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再遭“強暴”的后顧之憂。
事實上,在用友軟件的招股說明書中,公司自己也坦率承認:“本公司的5家現有股東之間因存在關聯關系,從而形成對公司共同控制的可能。這些股東如果利用其控股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對公司的人事、經營決策等進行控制,可能給其他股東帶來一定風險”。雖然“為保護其他股東的利益”,公司的控股股東們緊接著做出了一些列保證不損害其他股東合法權益的“承諾”,但是說實話,這樣的“承諾”我們已經見到了太多,ST猴王、PT鄭百文等窮兇極惡的公司,哪個又何嘗沒有信誓旦旦過呢?對于廣大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承諾”已經實在蒼白無力,他們現在真正需要的,是對他們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的制度體系上的健全,這就如同消防工作,最重要在于防患于未然,而要切實做到這一點,任何人的“承諾”都是靠不住的,必須由有關部門將可能引發災難的一切隱患,盡最大可能地徹查并排除。
很顯然,在有關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體系破綻多出的我國證券市場上,“王文京”們在其所控股公司中的“一股獨大”現象,無疑已成為又一潛在的“易燃易爆”品。一旦受到強烈的個人利益驅動,比起國家股的“一股獨大”來,它所可能導致的市場風險,應該是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對此,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給予高度重視并盡快拿出切實措施來,而不要總是等到大“火”燃燒起來后,再去扮演“救火隊員”的無奈角色。王飛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