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博時基金[微博]旗下的兩員大將謝超與汪德生突然辭職,公告中沒有披露其去職的理由。博時公司稱只是一次人事調整。
理論上講,"辭職"應該是出于自愿而非處罰,但是鑒于博時目前的微妙處境,很難 讓人相信這是正常的工作變遷。
早在3月25日,博時基金管理公司曾披露:"對于中國證監會要求暫停基金從業相關資格的人員,公司已按原先制定的崗位替代制度,選定了崗位替代人,并正在按有關規定履行核準程序。"接任謝超和汪德生的宋炳山、周楓和劉紅海都是"崗位替代人",那么謝超和汪德生是不是就是中國證監會要求暫停基金從業相關資格的人員?如果是,那么現在他們為什么可以辭職,而不是接受暫停從業資格的處罰?如果不是,那么中國證監會要求暫停基金從業相關資格的人員又是誰?現在博時基金管理公司正處于被調查的非常時期,謝超和汪德生辭職之后,證監會的調查是否會受到影響?因為僅僅是辭職,兩人具有完全的公民自由,從法律上講,只有傳票才可能約束一個人的行蹤和言行。
對此問題,公司方面與證監會都拒絕回答。
《基金從業人員資格管理暫行規定》第22條:基金從業人員離開原聘用單位后,不得泄露原聘單位的未公開信息。
也就是說,謝超與汪德生都"不能隨便說話"。
但是他們在3月30日各自的基金年報里,都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自我評價。
謝超:投資方法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
謝超在基金裕陽年報的"基金經理人工作報告"中,詳盡地闡述了自己對基金的理解,包括最有爭議的投資理念和所持個股。現在來看,這篇報告更像是謝超的一份公開的辯辭。
他非常有針對性地提出:投資理念、投資策略與投資方法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關鍵在能否實現基金的目標。基金應該集中投資,還是分散投資,這是投資方法,而非基金的目標。
他對自己所篤信的主動型基金的理解是:其基準目標是基金回報超過相應的指數即戰勝市場,即使結果可能會達不到這一指標,但并不妨礙基金追求這樣的目標。
他亮出一張王牌:2000年市場增長率為44.5%,裕陽凈值增長為60.98%,比前者高出16.73%。
對于該基金所持非議甚多的幾只股票,謝超也并未閃爍其辭--選擇海虹控股是因為其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將對公司未來業績產生重大影響,但這種投資其核心競爭優勢及業績持續增長的能力尚未得到證明,所以實質上類似于風險投資,投資海虹控股看重的是資本的超額回報。
風華高科、東大阿派、電廣傳媒、樂凱膠片屬于具有核心競爭優勢、業績可持續成長、價值被市場低估的上市公司。對于該基金2000年初對網絡板塊的整體投資,他認為該基金是隨市場波動,動態資產配置,這種投資類似于勢頭投資,注重的是當期收入的實現。
他認為,基金裕陽在2000年的主要問題是,在行業配置上的不當對基金業績的增長產生的負效應,并指出這也是在2001年要重點加以改善的方面。
謝超有著7年證券從業經歷。198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曾就職于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1991年赴美國北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留學,獲碩士學位。1993年起,在美國工作,擁有美國證券經紀人資格。1998年7月加入博時基金管理公司,任研究部副經理,1999年2月起任基金部副經理,1999年8月起兼任基金裕陽基金經理。
汪德生:未能在高位及時減倉
他在半個月前在其基金經理工作報告中還表示,將一如繼往地以誠信敬業的精神,努力為投資者創造最大回報。
時年38歲的汪德生,證券從業長達6年,曾就職于海南港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1998年加盟博時,于2000年3月27日接管基金裕澤基金經理人,2000年7月接管基金裕華基金經理人。
對于基金裕澤2000年有無過失他未作評論。對于基金裕華,他認為該基金在2000年的主要問題是:雖然認識到網絡科技股存在較大泡沫,但未能在高位及時減倉。(本刊記者馬騰)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