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體制改革 誰來保證“不可行性研究”可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24日 13:36 新華網 | ||
據新華網2月22日報道,專家呼吁,應當在政府和企業中大力倡導“不可行性研究”。因為忽視風險、決策失誤是造成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可行性研究”恰恰就是重視風險,與可行性研究相互配合,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必備法寶。不過,在我國,“不可行性研究”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我國,投資體制一直是“審批經濟”,一個新項目能否通過審批,主要就看可行 這則新聞介紹了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附近修建大壩的做法備受批評,在項目論證過程中兩度發生這樣的事情:工程建設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討論,第一次,多數專家認為工程不可行,再開論證會時,持不同意見的專家都被排除在外,項目方案于是得以通過。另外,隨著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各地投資熱潮紛起。不少地方普遍存在不重視經濟效益,片面追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現象,存在較多的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國有資產極大的浪費和損失。如“豪華廣場熱”、“開發區熱”等,不少都與當地的實際不符,使國家建設項目的投資效益不能得到保證。這些都是缺乏“不可行性研究”造成的惡果。 現在不少所謂可行性研究只講前景如何樂觀,刻意規避不可行因素,成了某些領導欺人和自欺的華麗外衣。個別地方政府、部門或企業組織可行性研究,就是為了討好審批機關,“可行性研究”蛻化成了“可批性研究”。這種情況造成了一些政府投資打了水漂,令人痛心。這警醒我們,必須重視投資的風險代價,加強對“不可行性研究”的重視,否則對政府來說,這種不代表民意的行為不但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甚至還會引來公眾的不信任。 加強“不可行性研究”是一種陽光行政,也是擴大公眾知情權的過程。要想讓這種“不可行性研究”落到實處,就要深刻認識到“不可行性研究”對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做到對人民利益負責。應該將投資的方式、手段和效果置于法律和公眾的監督之下,變“暗箱操作”為“公開運作”,著力防患于未然。 新華網網友 (朱四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