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啟華 李豐洲
6月上旬,上海東方國際商品拍賣公司35筆法人股拍賣只成交12筆;17日,深圳市高戍達拍賣公司拍賣22只法人股,竟有20只流標。法人股拍賣由熱變冷,行情變化如此之快,讓眾多市場參與者受驚不小。法人股從年初火爆到近期沉寂,到底是何原因?
B股難當重任
北京中佳信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文吉力認為,當初很多人看到轉配股與B股的政策出臺后,以為這種機會很快將會落在法人股身上,但后來很快就失望了。這是法人股拍賣降溫的一大原因。
3月上旬,在B股成為證券市場最大熱點的同時,上海法人股拍賣也引人矚目:近700多萬法人股無一流拍,被一搶而空,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B股市場對境內投資者開放與非上市外資法人股拉開上市流通序幕的影響,市場形成對法人股上市流通的良好預期。
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在與出席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香港代表座談時明確指出,法人股流通的決策權涉及所有權方面的管理問題,它的流通會非常謹慎,會安排一個時間表,使市場不至于產生大的震動。顯然,要實現法人股的上市流通,不大可能一蹴而就。
價值參照失誤
業內人士指出,上海法人股拍賣市場經過半年多的升溫,價格的持續上漲明顯帶有炒作的成分。這里有一個誤區:對法人股的價值判斷,不是以公司自身基本面作參照,而是以二級市場股價為參照,造成法人股拍賣快速脫離了其自身價值。
趙文吉力談到,風險首先來自法人股未上市前流通性差的致命缺點,法人股上市仍有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問題在于法人股股東長時間等待上市流通是否值得?機會成本又是否劃得來?國有股減持辦法的公布,使法人股上市預期打了折扣。國有股減持主要向一級市場套現,而不采用以配售方式為主與二級市場“接軌”。由于國有股減持存在某些未定因素,對盲目跟著二級市場熱點炒作的法人股拍賣可能是潛在的利空。
惡意操縱價格
有的將拍賣當成一種常規交易手段,今天在A地競買的股票,明天在B地再競賣出來,以博取差價;甚至為了好脫手,采取化整為零的手段,如一次買100萬股,再拆成10個10萬股賣出去;由于拍賣的傭金很高,一般達到標的的5%,往返就需10%,導致一些人采取非正常手段來哄抬法人股價格。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在拍賣會上購買法人股的投資者往往是來“做差價”的,拍品的質地、數量在他們看來并不重要。這樣的市場很容易形成“博傻”氣氛,越是高價位購買的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和損失也就越大。
如果把二級市場上莊家操縱股價的手法引入拍賣場,先分拆一小部分自買自賣,人為哄抬價格,然后在較高價位陸續出貨,由于拍賣標的拆細,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法人股拍賣市場的進入門檻,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很容易誘騙跟風者上當。更可怕的是,二級市場上操縱股價有監管體制約束,而拍賣場上卻可能成為合理的犯規。
真買家能否如愿
那么,真正的買家能在拍賣市場買到理想的股權嗎?業內人士指出,很難!由于想長期持有法人股、甚至想控股上市公司的買家所需數量巨大,多在上千萬或幾千萬股,而法人股拍賣市場的則多在十幾、二十萬股,超過百萬的已經很少,使真正的大買家對法人股拍賣無法產生興趣,只能私下接觸。
有關人士認為,只要規范發展法人股拍賣市場,真正以發展的眼光將市場培育出來,對哪一方都是有利的。抱著投資的心態購買法人股,贏得可觀的回報,對有些法人股而言,只要買價低,公司的分紅要比銀行利率高。比如以每股3元拍到法人股,只要每年派現0.1元,就遠比銀行利率高。拍賣行也要將目光放遠,去賺陽光下的利潤,不要為了眼前得益而采取非正常手段刺激拍賣,那樣無異于飲鴆止渴。
法人股拍賣的潮起潮落,掀起了一些泡沫和沉渣,相信廣大投資者的眼睛會越來越亮。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