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我們對實現一季度平穩開局、保持全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充滿信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在2022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強調。
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2022年首場新聞發布會,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總結全年經濟發展情況,并就2022年經濟走勢如何、能否做好能源保供、怎樣擴大有效投資、如何看待房企境外債違約等熱點問題一一回應。
展望2022年經濟走勢,袁達指出,總的來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改委對實現一季度平穩開局、保持全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充滿信心。
對2022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充滿信心
展望2022年經濟走勢,袁達指出,總的來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改委對實現一季度平穩開局、保持全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充滿信心。
從發展基礎看,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均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從要素條件看,我國正著力解決供給領域要素短缺問題,能源原材料供應保障顯著增強。從內生動力看,我國正加快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從政策支撐看,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有機結合,“七大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同時,宏觀政策仍有較大空間,政策儲備工具較多,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在袁達看來,今年在宏觀調控方面重點要把握好三點:一是突出穩字當頭,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二是強化政策統籌協調,形成穩增長合力;三是圍繞經濟平穩開局,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
袁達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圍繞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制造業等重點行業,精準實施更大力度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推動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切實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袁達強調,要強化財政、貨幣、就業政策和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環保、改革等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做好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政策的有效銜接。各項政策出臺前都要做好評估分析,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要積極推進,有收縮效應的政策要慎重出臺。
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
對于2021年發用電情況,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介紹,從發電看,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811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比2019年同比增長11.0%,兩年平均增長5.4%。12月份,全國發電量723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1%;其中,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5.7%、30.1%、18.8%。
從用電看,2021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0.3%。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6.4%、9.1%、17.8%和7.3%。
2021年以來,全國用電快速增長,部分地區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而對于2022年電力供需形勢,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表示,預計2022年全國用電量及最高用電負荷仍將較快增長,與此同時,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碳達峰碳中和等多個目標,對電力保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李云卿表示,發改委將從三方面做好電力保供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各類電源保供作用。二是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作用。二是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作用。
李云卿還表示,發改委將在落實調峰資源和消納市場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全力提升供應保障能力和優化能源結構。
將多渠道提升新能源發電出力
在2021年9月底,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煤炭電力供應偏緊情況,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對于能源保供穩價工作情況,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介紹,發改委會同各有關方面推動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電廠存煤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電力供應持續平穩,天然氣資源供應較為充足。
對于入冬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所帶來的影響,李云卿表示,入冬以來我國天然氣保供情況好于往年。從價格運行看,國內市場天然氣價格基本穩定,用氣高峰期甚至同比下降,遠低于全球市場氣價水平。居民生活等民生用氣價格保持穩定。當前,全國天然氣資源供應充足,能夠確保春節假期人民群眾溫暖過節。
李云卿指出,當前全國能源供應總體平穩,但供需形勢及國際市場環境仍然較為復雜。發改委將持續深化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能源保障。一是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二是確保群眾溫暖過冬。三是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李云卿表示,發改委將加強煤電、燃氣機組運行管理,提高頂峰能力,多渠道提升新能源發電出力。推動國內油氣田滿負荷生產,保持原油、管道氣、LNG進口安全穩定。緊盯春節假期、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要時段,加強運行調度,確保能源供應平穩有序。
加大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力度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具有關鍵性作用,對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袁達表示,2022年,發改委將切實做好投資工作。
具體來看有五大方面:
一是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繼續推進交通、能源、水利、農業、環保、物流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加大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抓好城市管道改造和建設,統籌推進城市內澇治理,加強“一老一小”、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民生領域建設。
二是扎實推動“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實施。細化工程項目清單,根據項目特點明確可衡量、可考核的具體任務。加強用地用海用能、金融支持等各類資源要素保障,強化督導協調,扎實推動重大工程項目落地生效。
三是著力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對傳統產業改造優化升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有序推動東部地區產業向具有資源、勞動力優勢的中西部地區轉移。
四是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帶動作用。按照集中力量辦大事、難事、急事的要求,組織好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加快下達202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加快投資計劃執行進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
五是進一步促進社會投資。建立完善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創新舉措。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推動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
個別房企境外債違約不影響中資境外債市場整體功能
境外發債是企業有效利用境外資金、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和資源配置能力的重要工具,對于豐富利用外資形式、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金賢東介紹,在2021年,共有335家中資企業在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592筆,金額合計1958.5億美元。
總體看,中資境外債發行主體日趨多元,優質企業發行規模占比提升,綜合融資成本顯著下降,服務實體經濟效果更加明顯,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作用更加突出。
“我們也注意到,去年個別高杠桿房地產企業因自身經營問題發生境外債違約事件,導致中資境外債市場房地產板塊出現短暫恐慌情緒。”金賢東表示,這屬于市場的自我調節,不會影響中資境外債市場的整體功能。長期看,中資境外債市場將進一步成熟和完善。
責任編輯:李思陽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