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摩根大通周一發布研究報告將中國股市的評級降至“減持”,建議客戶減持中國股票,更建議沽空銀行股。外資大行唱空中國股市言論一出,立即引起市場熱議。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昨天表示,A股和四大行目前估值合理,不存在被大幅做空的風險,不排除外資再度上演“唱空做多”的大戲。
外資再度唱空中國股市
周一,摩根大通發布研究報告稱,建議客戶減持中國股票,同時購買看空中國四大銀行的衍生品,主要理由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加速。
無獨有偶,野村控股3月15日的一份報告指出,信貸急速增長、房地產價格高企和潛在的經濟增長率下滑提升了中國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
摩根大通和野村控股看空的觀點是否有道理?業內人士大多表示并不認可。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昨天對記者表示其意圖不好猜測,但對其中觀點并不贊同。他對記者說:“通脹方面,今年我國CPI應能控制在3.5%以內,貨幣政策不會明顯收緊,管理層已明確提出M2增長13%,這個增速顯然不能說是貨幣收緊。經濟層面,我國今年GDP增長有希望達到8%左右,與去年比不存在放緩。至于股市,目前滬深300市盈率僅11倍左右,銀行股市盈率僅7倍,估值合理甚至偏低,不存在大幅下跌風險。”
“小摩關于2月通脹超預期、消費增長放緩、地產調控等觀點并不出奇,都是市場近期所關心的問題。”國泰君安國際研究部研究員古喬藝昨天對記者表示:“然而,僅憑一個月的數據就斷定基本面出現惡化顯然有些草率,至少還需觀察一兩個月。”
外資唱空做多不乏先例
最近十年來,外資大行唱空A股并不少見。記者昨天查閱資料時發現,2002年國際投行曾集體唱空中國銀行業,大造中國四大行技術上已經破產的國際輿論,而背后卻以相當低的價格持股建行、中行、工行。
2007年“5·30”之前,外資投行的集體唱空加劇了指數下跌,但之后的數據卻顯示,QFII的倉位一直沒有降低。
2008年,繼“4·24”印花稅行情抄底成功后,QFII再次抄到“大底”。11月瑞銀大肆購買藍籌股,而在瑞銀抄底僅6天前,瑞銀發表的投資策略中,還對A股唱空。
記者昨天還查閱了近期摩根大通的動向,發現其在2月28日減持了491.9萬股招商銀行,3月6日減持了1509萬股海通證券,而在3月4日又增持了海通證券813萬股、新華保險755萬股,3月5日增持中國太保255萬股。從上述動作來看,并不能明顯看出其對中國股市和銀行股的態度。
而香港聯交所數據則顯示,多家外資機構持中資銀行股的倉位較去年已有下降之勢,高盛1月底逢高減持工行,另外,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瑞銀集團等外資機構均在1月底以來減持了中資銀行股。
不能排除唱空做多
此次摩根大通唱空中國股市,是否表面唱空、背后卻做多呢?部分業內人士表示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上海一家陽光私募投資總監趙先生表示,實際上外資投行研究報告與其投資方向經常不一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高盛在我國銀行改制時發表報告,稱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比率接近40%,四大行技術上已破產,然而結果卻是高盛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收購了幾家大行的股權,高盛通過入股工行四年獲利近120億美元。
“外資大行的觀點看多或看空一向比較極端。目前不管A股還是港股都經歷了近10%的調整,估值水平偏低,短期看不出有大跌風險。”國泰君安國際研究部研究員古喬藝認為,“四大行的PE更有吸引力,小摩建議沽空四大行的理由并不充分。”
昂諾投資胡紅偉對記者表示,外資大行在1月底前后已減持了銀行股,卻直到本周一才發表看空觀點,令人懷疑其動機。香港市場有各種衍生品,比如牛熊證、渦輪,這些都是大行發的。上周衍生品成交量超過大市15%,做空量劇增,若市場下跌,那么大行發的認沽渦輪將大漲,到期交割時其作為做市商將出現巨額虧損。反之,若大行繼續積攢做空額度,然后通過買入權重股拉抬指數反彈,使認沽渦輪變成一堆廢紙,就可實現盈利。
海潤達資產總經理仇天鏑則認為,外資看空A股有一定道理,后市并不樂觀。至于有人認為外資在唱空做多,目前尚找不到證據。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