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經濟金融穩定 “熱”錢就會變冷(權威訪談)
專訪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避免價格大起大落防止資金出走,減緩貨幣存量增速有序引導投資。”
本報記者 田麗
11月11日至12日,二十國集團峰會在韓國首爾舉行。峰會上,美國推行的量化寬松政策遭到眾多國家的指責。在美國實際利率接近零的情況下,美聯儲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大量熱錢的產生,而這些熱錢很可能會流入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引發通貨膨脹。那么,美國的這種做法會給中國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中國要如何應對呢?為此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
避免“桑拿浴”后的“冷水浴”
問:美國推出的第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從2009年3月起,美聯儲分批購買了1.7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相關債券,當時的政策為挽救美國金融體系免于崩潰發揮了作用。那么此次出臺的寬松政策是否還能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李稻葵:美國這一次推行的新一輪的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主要意圖是通過擴大投資,進一步降低長期利率, 預防通貨緊縮,刺激經濟復蘇,但由于美國金融系統自身存在的問題,這種政策愿望雖好,最終發揮的作用卻可能相對有限。
問:美國的寬松政策勢必會產生大量的熱錢。這些熱錢到底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
李稻葵:什么是熱錢,熱錢指的是投機的錢。那么很多來中國投機的錢,他自己都不知道來中國是投資兩個月,還是投資半年,還是投資一年,還是投資5年。他來的時候對中國的形勢不見得看得很清楚。
如果我們自己的金融形勢、經濟形勢出現了不穩定的跡象,那么冷錢就變成了熱錢。如果中國的經濟,中國的金融是穩定的,那么熱錢進來之后,熱錢也會變成冷錢。
我想中國經濟必須要避免的一個風險就是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因為我們的貨幣存量已經創了世界紀錄。因為只有把這個事情管好了,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熱錢對我們帶來的沖擊。對熱錢,我們是怕他撤資,來不怕,怕你走,你一走的話,會給經濟洗冷水澡,是正在洗桑拿浴突然轉到冷水澡般的沖擊。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市場管理好,它的價格不是大起大落的話,那么資金出走的動力就會大幅度減少。
警惕資金形成的“堰塞湖”
問:目前我國的貨幣存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這不是說明咱們國家可用的錢多了嗎?
李稻葵:但是它的負面影響是什么?它的存款形式是不穩定的,是隨時可以變現、隨時可以轉換形式的。它不像股票,不像汽車,也不像固定資產,它的形式隨時可以改變,隨時可以從銀行,或者從百姓的床褥子下面拎出來去買東西的,如果大量取出來,對銀行體系是個沖擊,對整個經濟也是沖擊。
這么多的貨幣,如果管理不善的話,它可能在短期內迅速出境,離開中國境內,那風險就大了。舉一個例子,這么一個高的貨幣存量,就像我們地震之后的堰塞湖,地震形成的湖,水位很高,而境外的水位比較低,境外的貨幣存量比較低,這么一個高水位,如果短期之內控制不當,水位迅速下降,資金迅速流走,會沖擊我們經濟的穩定性。
上世紀80年代的拉丁美洲就是這樣,先是過熱,全球金融界對拉丁美洲看好,大量資金涌入,流動性過剩。突然間不看好,資金流出。還有上世紀90年代的泰國,從泰國開始的東南亞到亞洲、俄羅斯的金融危機,這一場美國的金融危機本質上不就是如此嗎?這些教訓我們應該記得很清楚。
因此,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將是我國經濟發展長期面臨的挑戰。當下我們可以從調整寬松的貨幣政策著手,減緩貨幣存量的增長速度,除此之外,還應該有序將銀行里的存款引導出來。
問:把錢引到哪里呢?
李稻葵:需要發展資本市場,股市要擴大,通過擴大股市的方式,把資金逐步地引出來。同時也要有序地讓資金出國投資,前提是有序的、可控的,逐步出國投資。
目前出國投資的機制已經有了,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全面地、系統地提升,值得研究,去逐步地放開,讓百姓多一些投資的渠道,不僅僅是從上海的A股、深圳的股票市場投資獲得收益,也可以出國去投資,通過投資我們一些貿易伙伴的金融工具,來獲得中國經濟增長的一份回報,這個是大有可為的。
相關鏈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