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德隆孽債賬戶沉睡4年復活 韓立志空對340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 09:43 理財周報
理財周報記者 王虎/文 8月6日,一場在烏魯木齊天山區開庭的委托理財訴訟,讓德隆留下的孽債重新復活,涉及的是一筆接近340萬的利益歸宿。 一個中產家體的德隆舊債 訴訟的原告是個人投資者王詠梅和韓立志,被告是宏源證券,而牽扯其中的,則是原德隆系資本平臺之一德恒證券的破產清算一案。 2003年9月,王詠梅和韓立志與德恒證券、宏源證券簽署三方委托理財協議,設立三方共管賬戶。兩個個人投資者委托德恒為其操作證券投資,共管股票賬戶開立在宏源證券,由宏源證券負責監管。 2004年4月份,德隆危機全面爆發,德恒證券不久即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兩個賬戶被凍結,不久被納入國家債權收購之列。時至訴訟當日,德恒證券破產清算接近尾聲,兩個賬戶仍無法解凍。但賬戶內的股票(原湘火炬,現已重組為濰柴動力000338.SZ)大幅增值,已由原來的巨額虧損轉為盈余六成以上。原告要求宏源證券對賬戶解凍,取回賬戶內的證券資產。 被告宏源證券的律師陳勇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當初股票大跌的時候原告要求國家收購,現在股票大漲,原告卻想退出收購,德恒證券的破產清算程序還在進行中,所以原告的請求沒有任何道理。 法院當日僅僅聽取了雙方的意見,并未宣判。原告方面稱,法院建議雙方調節解決。此案目前仍在審理中。這些原來由德隆控制的資本以及股票的命運,在牛市中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市場不由猜測,若德隆活到今天,可能也早已在此輪牛市中翻身。 200萬委托理財還剩70萬 德恒證券前身為重慶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3月,在重慶證券的增資擴股中,德隆系金融機構金新信托以1.6086億元出資,占有21%的股份,從而成為德恒證券的第一大股東。此后,德恒證券成為德隆二級市場的操作平臺。 2003年下半年,德恒證券工作人員在新疆當地到處宣傳委托理財業務,要求至少100萬以上的資金,當時的承諾是每年回報為10%-15%。 韓立志告訴理財周報記者,他投入了207萬本金,都是親屬朋友集資來的,商定的回報率是10%。而他周圍,也有獲得12%回報承諾的。“以前也有朋友做過,也確實全部賺到了錢;跟我們一起被凍結賬戶的,有很多以前都跟德恒做過,而且賺到了錢,所以又續期。” 但當時德隆系風聲已緊,客戶對德恒也不無存疑,于是德恒推薦客戶設立三方監管賬戶,以控制風險。而且,德恒也在宏源設立“配比賬戶”,也就是說,德恒存入30%的客戶配比資金或證券資產,若投資人賬戶資金損失20%時,宏源要把德恒的錢劃過來,給投資人保底。“我們以為他們是政府的證券公司,比較可信;再加上配比賬戶,對我們來說風險不大。” 2003年9月,三方賬戶設立,開始了股票操作。 韓立志只是卷入德隆系違規委托理財業務中一個不起眼的小投資者。根據2005年5月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對德恒證券的起訴書,德恒證券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涉案金額高達208.89億元,全部屬于委托理財的資金。其委托明細一共有2000多筆,平均每筆一千多萬元。 韓立志的賬戶買的是湘火炬,共13萬多股,購買價格是16元。但是不久股票價格劇烈下降,賬戶出現虧損。在韓的要求下,德恒的“配比賬戶”劃過來了一些其他股票以抵充虧損。不過,這種劃賬只進行了一兩筆,此后德恒自身不保,韓的賬戶陷入巨額虧損。 韓立志進入的時期,已是德隆系崩盤的前夜。進入2004年后,“德隆帝國”突然一夜崩塌,老三股也在劫難逃,股價大幅下挫,2004年前5個月,就將過去5年的漲幅盡數抹去。流通市值則從最高峰時的206.8億元掉到2004年5月25日的50.06億元。 到2004年4月以后,德隆危機全面爆發。“那段時期,湘火炬最低跌至2塊多,我的賬戶,最低市值只有70萬不到。”韓說。 韓立志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德隆危機爆發時,小投資人都非常害怕,但合同是2004年9月份到期,未到期之前他們也萬般無奈,只能等。“我們去找過德恒和宏源要求終止,他們說合同沒到期,還得按照合同來;若合同到期,一定會給一個滿意的答復。” 等來的結果是中國證監會的一紙文件。2004年9月初,中國證監會發文,決定自9月3日收市時起委托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德恒證券托管經營。托管期間除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外所有債務停止支付,由相應資產管理公司負責進行登記、確認。 在這期間,也有投資者選擇取回賬戶中的證券資產,認賠出場。例如有一個與韓立志一起的客戶,在2005年取回賬戶證券,600萬本金,賣出后只得到300萬,足足賠了一半。 而選擇國家收購卻有利得多。按照2004年10月15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銀監會聯合發布的《個人債權及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收購意見》,對個人投資者10萬元以下的本金可以全額拿回,10萬元以上的可以拿回90%。相比股票賬戶的巨額虧損而言,選擇政府收購,顯然可以把虧損減少到最小。“我們當時覺得被套了,虧損太多,不敢動,想著國家收購,于是就去做了個人債權登記。” 2005年8月5日,證監會下達通知關閉德恒證券,同時委托華融成立清算組進駐。但直至今年8月份訴訟當日,清算組對這些小投資人的債權確認一直未能完成。這也意味著,國家對這些債權人的資產收購,尚未走完基本的法定程序。 牛市中解套大賺六成 2005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證券市場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以前德隆控盤的老三股,也通過重組,從崩潰邊沿走了出來。特別是購買了湘火炬的賬戶,基本上全部翻身。 按照宏源證券律師陳勇的說法,在德恒證券違規委托理財業務中,也只有這兩個客戶提出了訴訟,這是因為他們賬戶里的股票漲了很多。而其他絕大多數客戶的賬戶仍在虧損之中,所以仍選擇被收購。 現在,雙方爭議的焦點在于,王詠梅和韓立志這兩個個人投資者是否有權利要求賬戶解凍,給予出售股票資產的自由。 王詠梅和韓立志的代理律師陳敢(他曾是德恒證券原總裁韓新林的辯護律師)稱,盡管這兩個人已經于2004年9月后德恒證券托管經營組進行了債權登記,但是至今德恒證券仍未對這些債權進行甄別確認,也未向王詠梅和韓立志發出《個人債權收購確認函》,債權人也未簽署《債權轉讓書》;另外,兩人已于2007年4月30日通過公證送達通知德恒證券清算組,撤銷了收購債權的申請。所以賬戶資產所有權仍未轉移,個人可以支配。 宏源證券律師陳勇則稱,2004年9月這兩個客戶申報債權,就等于他們自己要求國家收購;申報后中途卻想退出,基本上不可能。因為一經申報債權,就進入了國家收購的行政處置程序,不可能隨時停下來的。 不過他也承認,《個人債權收購確認函》的確并未發出。他透露說,現在清算組對于這些債權基本上確權了,內部審批程序已經走完,基本上收尾了,可能很快就會向個人發通知。德恒證券清算組財務部的一位先生也告訴理財周報記者,整個工作將會在8月底前完成,然后移交法院。 德隆若在能否咸魚翻身 訴訟案的背后,是德恒證券高達208.89億元的非法委托理財。而德恒證券只是德隆的一個棋子,在德隆的整個盤子里,委托理財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德隆崩盤后,其控制者唐萬新在對司法機關的供述中稱,德隆前后完成的委托理財數額達到1000億;德隆出事后,沒有兌付的客戶本金達200億左右。 根據2006年4月29日武漢市中院對德隆的判決,截至2004年4月14日,德隆累計買入三支股票金額達678.36億元,累計賣出金額為621.83億元,余股市值為113億元,余股成本為162億元,累計直接賬面盈利98.6億元,至2004年4月14日累計獲利市值48.99億元的股票。 其間,德隆操作上述三支股票的最高持倉比例全部高達91.5%以上,自買自賣量占總交易量的最高比例全部在99.83%以上。 德隆崩盤后,其控制的老三股紛紛重組,也都獲得了牛市的新機遇。特別是湘火炬的大翻身,無疑令市場猜測,若德隆活到今天,可能也早已在此輪牛市中翻身。 經常被市場引以為證的是南方證券的案例。根據深圳市中級法院公布的數字,截至2005年底,南方證券資產總額為106.3億元,負債總額為228.1億元,資不抵債金額為121.8億元。南方證券曾募集了超過100億元的委托理財資金。 南方證券近年來一直持有7.1億股S哈藥(600644.SH)和1.4億股哈飛股份(600038.SH),分別占兩者流通股的90%和50%以上,2005年下半年僅僅在5-7元。 但這兩只重倉股在本輪牛市中走出大幅飆升行情,截止到8月9日兩者收盤價分別為15.76元和19.77元,南方證券的持倉市值約為140億。比破產時增加將近100億元。 巨大的牛市造就了無數的股市財富,這也成為很多市場人士為南方證券“翻案”的口實。例如,有前南方證券員工曾對媒體表示,如果南方證券能夠支撐下來,遇上這輪牛市肯定死不了。 把這個猜測放在德隆身上,會怎么樣呢? “如果德隆活到今天?歷史會倒退嗎?如果沒有上一輪的綜合治理,就不會有今天的牛市。所以,上一輪機構大洗牌大重組,才是今天牛市的基礎。若爛肉不割去,只會不斷腐蝕周圍的好肉,新肉是不會長出來的。”一位正在從事券商破產清理的律師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