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金融板塊 股權融合路線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 03:24 證券日報
□ 本報記者 張 歆 隨著2006年工行中行的A股發行、國壽平安兩大保險巨頭的高調回歸、海通證券率領的券商借殼潮涌,金融類上市公司的版圖空前強大。然而,分業經營下的“單兵作戰”往往并不能最高效地發揮金融類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整體戰斗力,直至如今“大金融板塊”強勢崛起。這個強而有力的板塊不僅包含了目前的上市類金融資產,還代表著逐步興起的金融跨行業融合——當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信托通過資本和股權的紐帶緊密地纏繞在一起,“大金融板塊”的決定力與話語權會在資本市場乃至整個金融體系中得到更加充分的顯現。 金融融合纏繞緊 日前,民生銀行持有海通證券5.49億股權正式獲得證監會批準,民生銀行借此成為兩市上市公司中參股海通證券股份最多的一個。事實上,目前此類金融領域內跨行業的參股(也可以說是一種借道介入對方領域的方式)已經頗具規模并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從2006年中國人壽集團大手筆坐上中信證券二股東開始,我國金融領域上市公司跨行業的資產融合就比較顯著了,銀行與券商、銀行與保險、券商與保險乃至信托業的小兄弟們也在盡力參與這場意義非凡的金融資產融合。 據本報數據中心統計,目前參股券商的金融類上市公司包括銀行、保險、信托3個行業的5家公司,分別是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銀行、民生銀行以及S愛建。它們青睞的券商分別是平安證券、中信證券、中銀國際證券、海通證券、申銀萬國以及愛建證券。其中,民生銀行和中國人壽都是大手筆投入,持有數量分別高達5.49億股和3.5億股。相應地,參股金融類上市公司的券商主要包括:海通證券(參股深發展)、恒泰證券(參股深發展)、申銀萬國(參股S愛建)。 上市公司2006年年報、2007年一季報以及最新公告顯示,參股上市銀行的保險公司及其集團母公司主要是中國人壽(持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和中國平安(持有民生銀行、浦發銀行)、新華人壽(持有中國銀行)、太平洋人壽(持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保險公司介入銀行股的主要渠道有兩個:一是參與非公開發行,另一種是通過旗下的保險資金產品的長期持股。 目前銀行系基金數量不多,主要以工銀瑞信、交銀施羅德、建信基金為代表,銀行股東的背景也著實為基金加分。銀行類上市公司邁入保險業市場的第一家是交通銀行。交通銀行率先在香港設立了中國交通保險公司。此后中國銀行也效仿此法,在港設立100%控股的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此外,交通銀行入股湖北國投是境內信托業經歷多次整頓后第一次引入商業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相應的,參股銀行的信托公司主要有兩家,分別是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云南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且兩公司選中的都是浦發銀行。 政策曲線助推 事實上,金融資本相互融合的動因是我國金融業目前的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銀行、證券、保險、信托乃至基金原本只能在自己的領域分散作戰。但是,分業經營面臨的現實是資本的聯動性日趨加強,各領域很難做到涇渭分明,“合則兩利”的特征明顯。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的加速,混業經營成為大勢所趨,而相關的政策也在悄悄松動。 2006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證券法》,刪除了原有的銀行、保險、證券“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文字。同年2月21日,銀監會公布了中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其中明示“非銀行金融機構可發起設立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可收購地方性信托投資公司”。 2006年10月中旬,中國保監會發布了《關于保險機構投資商業銀行股權的通知》,首次對保險機構投資銀行股權有關事宜作出了明確的政策規定。這是繼直接投資股票市場以來保險資金運用的又一實質性突破。 融合“潛規則” 事實上,從目前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金融資本的相互選擇也有著明確的“規則”: 首先,融合雙方必須門當戶對,也就是說雙方是各自領域的絕對龍頭。由于金融領域公司的相互青睞和選擇是處于對對方領域的一種戰略投資,因此首先對于投資對象中長期的業務發展潛力抱有信心; 其次,融合大多是戰略性的而不是短視的財務投資行為。往往,持股方的持股期限高于法律規定的底線(1年),甚至達到3、5年; 第三,金融公司之間的戰略融合基本上在同一行業內是排他的,以確保在中長期的合作中,融合雙方的利益不發生沖突; 第四,融合雙方多數不深入干涉對方的日常經營事項,只是按照股權比例對重大事項保留發言權、利潤收益權等; 第五,金融融合極度厭惡高風險,對于金融領域內風險相對較大的行業(例如期貨業以及風投業)一般比較慎重。 合力“御”外資沖擊 事實上,“大金融板塊”的金融融合還有一個目的就在于“將規模擴大,以減少因金融開放帶來的外資的沖擊”。 首先,安全性將相對提高。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企業的資產、負債、收益、信譽等可靠性程度一般與規模成正比。金融融合之后,相關各方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可以將規模擴大、融資渠道拓寬、資本充足率提高,而信用等級也隨之相應提高。 其次,資金實力相對增強,風險相對分散。一方面,融合后市場占有份額擴大雙方客戶資源進一步豐富,籌資渠道增多,經營成本下降,更有利于拓展新的客戶群體,獲得新的資金來源;另一方面,相關金融公司產品的合作也將陸續展開,產品種類相應增加,風險也必然更加可控。 第三,金融融合是金融業整體繁榮壯大的積極因素,也是通過資本市場的放大效應,提高證券市場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