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從指數重置說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21:00 新浪財經
【MarketWatch波士頓6月18日訊】在投資世界當中,積極管理理念的擁護者和指數化的擁護者似乎就像是死敵,但是實際上他們的陣營之間并非那么壁壘森嚴。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怎樣評估基金管理層的能力。積極派的擁護者相信,經理人們具有相當的能力,要么可以在牛市中獲得更多的收益,要么可以在熊市中提供更多的保護,總之是能夠提供一些附加的投資回報。然而,指數派的擁護者卻認為,想要獲得理想的投資回報,最好的方法就是買進和持有市場本身,而試圖擊敗整體市場的想法都是愚蠢的。 表面上看來,兩派的觀點根本就是水火不相容,但實際上,他們仍然是可以彼此學習和借鑒的。這一點在當前尤其具有不能忽視的意義--每年的這個時候,眾多指數都在進行其一年一度或者半年一度的重置。 上周,羅素投資公司宣布了其大盤指數羅素3000指數的初步年度調整計劃。根據他們的打算,總計277支股票將進入指數,取代那些已經不能再代表市場的股票,或者是由于收購已經不復存在的股票。過去十年當中,指數年度重置中調整的股票數量平均每年達到了405支之多。 對于一個相應的投資組合而言,這就意味著每年都要更新13%的投資,當了解了這一事實之后,一些投資者就會感到懷疑:指數化不是一種消極的投資策略嗎?怎么從這一角度看來反而有非常積極的嫌疑?事實上,存在類似情況的絕非只有羅素公司的指數。比如晨星公司目前就正在對其美國股市指數進行半年一度的調整。即便像Clear Spin-Off Index--一個Clear Indexes編制的新指數,追蹤近期經歷了分股的股票--這樣的新指數,也在進行其半年為周期的調整。 其實,這種調整本身就是一種帶有相當積極管理色彩的行為,只是這種調整自有其客觀的根據,絕無任何情緒因素摻雜在內。事實上,關鍵也就在這里。 如果指數的編制者不能夠適時進行調整,那么指數很快就會被離最初編制時的初衷,不再能夠代表整體市場或者市場上一個特定的部分。換言之,如果想要貫徹消極的投資策略,其實是不能拒絕這一點積極管理的因素的。 顯然,羅素指數的這種調整有些時候是可以反映市場上行情的真實變化的:一些行業和類股成為了投資的熱門,相應的企業市值增長,從小型股票變成了中型股票,從中型股票變成了大型股票。比如在今年當中,羅素3000指數中市值最小的一支股票也已經擁有4000萬美元的身家;比如在今年增加的新成份股當中,大約三分之一是來自于金融服務類股和健保類股,這也反映了這兩個行業的成長趨勢。 這看上去似乎有些追逐表現的嫌疑,但是指數要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也只有讓真實世界來決定怎樣的股票會出現在這一名單當中。 因應重置 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組合的定期重置也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功課,我們必須定期賣掉一部分贏家,買進一部分輸家,讓整體資產配置回歸最初的設置,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投資不會偏離軌道。 “投資大眾完全可以從這里學到很多東西,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羅素公司的資深投資組合策略師伍德(Steve Wood)表示,“如果他們選擇了一個資產配置方案,那么,每年進行一次重置,排除情緒因素的干擾,讓自己重回初始設定就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保證投資組合貫徹的是自己當初制定的策略。” 對于羅素公司而言,投資組合的重置其實就像是指數的日常保養一樣。指數也有自己的原則,其管理者必須堅持這些原則。 投資者必須明了的就是這一點。 事實上,即便積極管理的經理人也不可能是隨心所欲,也必須遵循自己的規則。比如,大多數投資顧問都認為,人們必須至少每年對自己的投資組合進行一次重置,或者是在后者的任何成份偏離初始設置5至10個百分點時進行調整。 這樣的調整有什么意義?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問題:我們不妨假設杰克拿出了1萬美元,將5000美元投入一個股市大盤指數,將另外5000美元投入一個債市大盤指數。如果在一年之后股市上漲了20%,債市上漲了5%,那么他的投資組合就會偏離當初的設定。這時,股市和債市的投資就已經不再是一半對一半,而是53%對47%了。 這種情況愈是持續下去,他的投資組合就會愈偏離自己的目標,在市場行情潛在的反轉面前變得愈脆弱。 不過,如果投資者見到一點小變化就要重置,結果也不會好到哪里,因為過于頻繁的重置會導致一些其他的問題。羅素、晨星和其他公司也不是沒有條件每天都將自己的指數重置一次,只是這樣做就意味著他們其實已經背離了自己編制指數的初衷。 伍德告誡投資者,“指數投資者應該希望獲得自己預期的表現,而不是隨波逐流。你不應該打算把一切做得盡善盡美,因為這只能增大你的麻煩。如果變化過于頻繁,和毫無變化一樣都是糟糕的事情……指數調整不是隨勢操作,而是每年找一個時間來尋求最好的變化方法,這是有規律可循的。惟有這些規律才能夠保證我們輕松完成任務,不會被自己的情緒左右。” (本文作者:Chuck Jaffe)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