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道,這不正是缺乏信心所導致的恐慌的結果嗎?麥凱恩?那時還有很多人寄希望于他在加州勝出呢。
酷烈的措施
華爾街為什么會需要多達7000億美元的救援,許多美國人其實直到今天也未必完全清楚。他們同樣也不明白,為什么金融機構會走向倒閉,而需要國有化措施來挽救——就像1950年代在東部一些地區發生的故事那樣。
可是,他們至少清楚一件事情。他們知道,假如他們擁有了一位明智而樂觀的總統,假如這位總統還擁有一群和他一樣明智而樂觀的班底,那么自己就不必去真正了解信貸危機的來龍去脈了。大家都相信,如果這位明智的領導者可以引領國家走過眼前的危機,自己的日子自然也就會好起來。
在這一點上,華爾街和美國大眾其實并沒有差別。假如華爾街相信奧巴馬的當選意味著自己將遭遇嚴酷的稅務挑戰,那么到10月19日的時候,華爾街給予奧巴馬的個人捐款就不可能超過1100萬美元。事實是,根據聯邦選舉委員會提供的數據,在證券及投資行業,奧巴馬得到的捐款較之麥凱恩要超出43%之多。
歸根結底,我們當前的這場大選其實就是圍繞著信心而展開的。奧巴馬激起了人們的信心,而他的競選對手麥凱恩參議員在這一點上和他的差距就不可以道里計了。事實上,人們拒絕麥凱恩,并不是因為大家對共和黨有什么成見。事實上,我們更加愿意相信,無論誰成為白宮的新主人,都將改進我們政府的運轉,這一點是不會因為時間的發展而變化的。
采取怎樣酷烈的措施,才能真正挽回我們金融體系的信心?就這一點,兩位候選人都沒有特別明確的表示。
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相關陳述必然會冗長乏味,一方面也是因為兩位候選人都知道,假如他們告知選民預算在短期內還無法做到平衡,或者是健保福利的覆蓋面和水平短期內還難以得到明顯的改善,大家都不會感到愉快。
這沒有什么。知道該如何工作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我們首先必須要有開始工作和完成工作的信心。
(本文作者:David Weidner)
相關專題:
相關評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