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控的需求銳減
陶氏的調整并非沒有預兆,這家公司在11月就已發出即將有所動作的信號。
11月中旬,利偉誠已經明確表示,陶氏將采取“激進手段”,來保證明年全球不景氣下的盈利目標。在歐洲和美國這些制造成本更高的國家和地區,部分老舊的化學工廠將被強制關停。
11月下旬,陶氏在官網上發布了一份名為《陶氏化學正探討降低成本的措施》的聲明。利偉誠在聲明中指出,“起始于美國的金融風暴現正席卷全球,不僅僅是美國,全球都面臨著需求下降的問題。陶氏正集中精力在業務可控的方面,包括主動探討各種可以降低成本的措施,取消或推遲部分資本支出。”
此前,陶氏曾憑借成功的銷售策略,曾一度抵消了北美經濟疲軟的負面影響。
在原料和能源成本支出同比大幅上漲42%的第二季度,陶氏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獲得了70%的銷售收入,其總銷售量同比增加5%,與2004年以來最高季度銷售同比漲幅紀錄持平。
但當需求疲軟擴散到包括亞太在內的全球范圍后,陶氏戰術上的一時勝利已不能再挽回頹勢。
對全球化工業而言,需求下降遠比颶風更可怕。
2008年9月,登陸美國墨西哥灣的颶風“艾克”讓陶氏在賬面上扣除了8100萬美元。但即使沒有“艾克”幫倒忙,陶氏三季度利潤仍同比減少了31.1%。
第三季度,為了應對繼續上漲的原料及能源成本,陶氏采取了一系列的提價措施。但盡管其提價幅度高達22%,銷售凈額因此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4%,可受困于疲軟的市場需求,陶氏的銷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9%。
談到公司前景,利偉誠在提交給投資者的報告中已經給出了暗示:市場需求疲軟正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區,“在我們看來,全球經濟在2009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呈現不景氣”。
事實上,早在數周前,美國化工理事會(ACC)的首席經濟家凱文·斯威夫特(Kevin Swift)已經指出了如今的形勢有多么糟糕。
“對美國許多化學品生產企業來說,一場颶風吹走了它們在今年第三季度的一部分利潤。但是,形勢更加嚴峻的也許是迫在眉睫的經濟衰退,以及這場危機可能對它們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的經營業績產生的重大影響!
有媒體報道指出,由于全球市場對于日用品需求的下降,以及全球經濟增長的疲弱,陶氏最廣泛的業務產品塑料、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價格從10月以來下跌了40%,銷售量已經減少了10%~20%。
“這是我們所經歷的最糟糕的情況,”利偉誠近日表示,“價格上漲在接下來的3~6個月內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對于未來一段時間的艱難形勢,陶氏內部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