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華爾街投行都屬于SEC的監管范圍,自今年3月美聯儲同意向貝爾斯登開放貼現窗口之后,美聯儲已經在尋求監管職能的擴張。
3月美國財長保爾森提出設想“美聯儲的職能不局限于監管商業銀行,還有權監管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等”。他認為由于要向投行提供此前僅有商業銀行享受到的特權——貼現窗口,那么美聯儲就有必要知道投行的資產情況。
然而這一提議被國會冷藏,預計要到明年總統大選之后才能進行表決。這一構想卻符合不少學者的想法——如果投行需要得到政府的援助和保護,那么它們必須處于政府的監管之下。
9月21日,美國政府批準高盛和大摩“改制”為金融控股公司并接受美聯儲的監管,盡管這兩家投行的醉翁之意在于“得到資金援助”,但是這一改制,開啟了本來已經擱置的美聯儲擴張。
上述投行人士稱:“我很難想象,投行氛圍中的高管們可以很好去經營商業銀行。”
甚至有學者評價,美聯儲正在向全能型監管機構邁進,而這也是未來一段時間監管的重點。“透明和嚴格是未來對這種混業銀行監管的重點。”這位教授說。
一位國內銀行的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美國學術界和監管層已經在探討是否需要重新制定巴塞爾III,以約束越來越復雜的交易和經營模式。”
投行或者混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得到約束,例如按照目前巴塞爾II的要求是8%,那么一家投行整體的杠桿率上限就基本確定了,因資產縮水而資本金不足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
而現有的美國監管制度中,投行利用融資工具在打包證券化產品時,只需要不到1%的資本充足率。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