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貴
在美國依然握有全球金融主導權的情勢下,代表全球經濟增長新興力量的金磚國家,既要謀求在國際經濟秩序變遷與治理機制改革中的話語權,更要以成立“聯合外匯儲備庫”為契機,扎緊本國金融籬笆,在新興經濟體之間搭建基于制度化和持續性基礎上的溝通與協調機制,切實維護金融穩定。
央行副行長易綱日前表示,金磚國家已就建立應急儲備的相關安排,包括儲備安排的規模、承擔比例、運作機制、治理結構等基本達成共識。五國已同意創建總資本為500億美元的“金磚銀行”,各國分別出資100億美元。這意味著金磚國家對擬建銀行享有同等控制權,有望消除各國在銀行融資與管理上的分歧。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建立1000億美元規模的“聯合外匯儲備庫”,中國將向金磚應急儲備安排(CRA)提供最大份額。
正如易綱副行長所言,當前新興經濟體資本流入流出頻繁,市場波動性和不確定性比較大,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的建立有利于增強有關國家的信心。
當前在東南亞國家發生的金融市場動蕩,既有發達國家將逐漸退出量化寬松政策所產生“達爾文主義”式沖擊的因素,更有上述國家經濟基本面惡化,抵御國際資本沖擊能力較弱的因素。假如上述國家沒有配套應對方案,不能通過建立金融應急機制來防范金融風險,誰能保證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不會重演?
自2008年9月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差不多5年過去了,世界經濟依然存在著巨大不確定性,全球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姑且不論經濟安全邊界較低的中小經濟體,連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乃至經典資本主義國家云集的歐元區,都應冷靜思考一個嚴肅問題:今日世界,除了美國之外,經濟上真正獨立的國家又有幾個?
毋庸置疑,握有全球外匯儲備75%的金磚國家,已成國際經濟與金融體系中的一支建設性力量。某種意義上說,發端于美國的經濟與金融危機在部分削弱了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與金融實力的同時,也為新興經濟大國積極爭取國際話語權提供了難得的時間窗口。而在一向極為看重趨勢變遷的西方戰略家看來,一旦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完成工業革命,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則參與國際治理的精英意識不斷上升的上述國家,在國際經濟秩序改革中的訴求恐怕不會滿足于對既有經濟與金融體系的小修小補,而會積極尋求參與國際經濟話語體系建設甚至重建話語體系。不過,盡管新興經濟體有望在業已啟幕的全球金融秩序變遷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但在握有諸多機制化霸權手段的美國面前,新興經濟體要提升在全球頂層分工中的地位目前并不現實。作為此輪經濟與金融危機策源地的美國,自危機發生以來一再推出不負責任的經濟政策,無論是債務上限談判還是 “量化寬松”,本質上都是對外轉嫁風險并向各國分攤危機成本的掠奪性政策安排。偏偏在既有的秩序框架下,美國在推出上述經濟政策時很難受到強有力的約束。
為此,在美國依然握有全球金融主導權的情勢下,代表全球經濟增長新興力量的金磚國家,既要謀求在國際經濟秩序變遷與治理機制改革中獲得與自身實力相稱的話語權,更要以成立“聯合外匯儲備庫”為契機,率先扎緊本國金融籬笆,在新興經濟體之間搭建基于制度化和持續性基礎上的溝通與協調機制,切實維護金融穩定。
在愈來愈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新興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的幾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從世界范圍內來看,新興經濟體金融危機的發生,既有跨境資本流動尤其是投機資本的炒作因素,更是由于本國不恰當的經濟政策所致。因此,新興經濟體要防范危機首先必須找到自身的病因,摒棄急功近利的經濟趕超戰略,采用審慎、主動的宏觀經濟政策,提高監管水平,穩定市場預期與信心,唯其如此,才能鏡鑒往昔教訓,跨越金融危機“陷阱”。
長期以來,以東亞及東南亞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政府主導的投資以及制造業出口,政府保持著對生產活動和資源配置的積極乃至過多的干預,并隱含著私人投資活動和銀行貸款的擔保,致使關系貸款盛行。盡管這種趕超策略帶來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工業化程度的顯著提高,但由于上述國家普遍缺乏一整套支持市場經濟正常運行所需的制度環境,所以權錢交易、不良貸款現象甚為普遍。政府的隱含擔保,導致企業乃至國家的負債率非常高。如若實行資本管制,較小的外債規模尚可控制;但一旦開放本國金融市場,在國際投機資本的沖擊下,其脆弱的金融體系極易被攻破。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普遍存在高儲蓄率、高投資率的“雙高”問題,一旦經濟陷入低迷,會產生龐大的銀行壞賬,在傳導效應下,風險會被急劇放大,直至失控。特別危險的是,新興經濟體為了實現經濟趕超,在國際投行的誘使下,還普遍采取寬松的引資政策與過快的金融開放政策,投機資本大量涌入,導致資產價格非理性上漲,極易滋生金融泡沫。一旦熱錢回流,泡沫很快破滅。因此,新興經濟體尤其是東亞及東南亞各國迫切需要檢討政府主導下的經濟趕超戰略,亟需將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建立在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與技術的進步上。
新加坡的經驗表明,如有系統嚴格的監管措施,并處理好開放進程中政策之間、體制之間的協調,新興經濟體完全能在金融開放中越過危機的“陷阱”。非常遺憾的是,長期以來,新興經濟體普遍缺乏嚴格的監管措施與高水平的金融專才,在管理衍生工具市場方面往往無能為力,對金融機構與市場中介的運營控制普遍較弱,更難以對分散在全球市場上表現活躍的超級投行所從事的風險活動做出精確的評估。
所以,要達到管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保障國家經濟主導權的目的,新興經濟體亟須在充分掌握金融信息的前提下,在金融市場建立高效能的預警機制,并加強國際合作以防范國際短期資本對經濟金融安全可能帶來的沖擊。從這個角度來說,即將成立的 金磚國家“聯合外匯儲備庫”,是金磚國家向廣大新興經濟體提供金融安全保證的第一步。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