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偉霖 北京報道
投資者都向往天堂,但他們可能直奔相反的方向。
盡管基金的三季度報中再度達成了在下一階段仍將全面防御的共識,但從三季度的情況看,部分基金重倉股仍可謂是危機潛伏。
如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將直面資產不良率的上升,而博時主題卻是對寧波銀行逆勢操作;而在基金前期已經部分減持的傳統周期性行業中,盡管股價已經基本反映了預期,估值上趨向合理。但在新會計準則要求存貨計提的制度安排下,部分上市公司如保利地產的“高存貨現象”就像是給公司全年業績埋下了“強力地雷”。
另一方面中國中鐵“匯兌事件”和江西銅業“做期貨多頭”隱含的“不確定風險”也讓基金膽戰心驚。
本期的特別報道——基金重倉股“危情”大起底對本土機構的重點投資標的將出現的風險進行了條分縷析的梳理。
資產不良率隱患籠罩銀行股
機構對于銀行股不良率的負面預期正在加深。
根據三季報披露的數據,公募基金在當季已對銀行股有了一定的減持。
數據顯示,當季除招商銀行被基金增持112.5萬股外,其他主要的銀行股均遭基金不同幅度的減持。這其中,資產不良率上升預期較強的寧波銀行,在三季度中更是慘遭多數基金“清倉”。
孤獨的寧波銀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共9家主力機構持有寧波銀行,持倉量總計2.43億股,占流通A股23.05%。對比二季度時,寧波銀行的機構持倉量總計僅有5089萬股,占流通A股11.31%,可見其機構持股總量和持股集中度均出現大幅提升。
但仔細分析其機構構成則可以發現,三季度末,除了一只中小板ETF外,只剩下博時主題行業一只主動型股票基金在孤軍奮戰,大幅增持了寧波銀行達1127萬股;而其余在二季度曾持有寧波銀行的16家基金則是已經悉數從主力機構名單中消失。
不過,在三季度時也有兩類機構則是采取了和上述多數基金相反的操作。其中持有寧波銀行的QFII,瑞士信貸在三季度大幅增持寧波銀行2157萬股,共計持股6120萬股,與此同時,以寧波韻升、銀泰股份等5家寧波當地的法人股東也首次出現在寧波銀行的主力機構名單當中,總持有流通股比例已經超過14%。
對于博時主題行業逆向操作的方式,在部分基金業內人士眼中卻是很不以為然。
“雖然超級銀行股在跌市中已經證明了其抗跌性,但對于寧波銀行等地方性商行,投資風險在下階段有可能進一步顯現。”某基金經理對記者指出。
上述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其曾經去長三角調研,在與寧波當地的人士傾談后,認為寧波銀行下一階段中,將深受地方中小企業難以及時還貸所困。
同時該基金經理還認為,寧波銀行存在資金緊張的問題,這從其同業借款大幅增長上就可見一斑,他判斷這種現象也將影響寧波銀行未來快速的規模擴張和業績成長性。
記者通過翻閱寧波銀行季報則發現,寧波銀行三季度由于同業存款的減弱(單季減少94%,從中期的126億下降到0.7億),被迫拆入大量同業借款,其同業拆入資金增長31%。這顯然對寧波銀行負債成本會有些負面的影響。
不良率之困
根據寧波銀行三季報顯示,該行2008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1.26億,前三季度同比增速76.6%。可以說目前無論從存貸業務、總分行層面來看,寧波銀行都處在高速奔跑的過程中。
不過在部分分析師眼中,目前的寧波銀行卻是處于“規避”的評級類別,其評定的主要邏輯則是對該銀行資產質量進一步的擔憂。
安信證券高源認為,由于所處地區的經濟特征,寧波銀行的資產質量問題非常值得關注。
高源指出,在寧波銀行貸款組合中,對公貸款(應該都是中小對公貸款)居多,且這些企業多為出口導向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但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這無疑是令人擔心的。而在三季度,寧波銀行的資產已經是出現惡化程度加速的情況。
根據記者的統計,與同業相比,寧波銀行的三季度不良率上升幅度驚人,對比二季度的數據其上升幅度達到了60%,在13家A股上市銀行中位居首位。
而高源更是認為,如果考慮到寧波銀行三季度中曾核銷了3550萬左右的損失類貸款,其三季度的實際不良貸款的余額在一個季度內已經是接近翻倍。
與此同時,高源指出,從三季度的情況來看,寧波銀行的撥備計提速度也是弱于不良余額上升。僅從絕對數值上看,寧波銀行三季度單季計提的0.72億資產減值準備就不足以覆蓋不良余額上升的1.23億。而考慮到寧波銀行后期的不良率相信會加速上升,其未來撥備壓力也是值得擔憂。
海通證券分析師范坤祥則認為,要分析未來銀行資產質量下行風險,通過分析目前撥備支出水平的高低,比靜態撥備覆蓋率,更能決定對銀行資產質量下行風險的緩沖能力。
根據范坤祥的測算,目前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在2008年信貸成本雖然均有所上升,但與撥備覆蓋水平相一致,反映了對未來經濟的謹慎預期。其中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信貸成本上升較多。而小型銀行信貸成本顯得較低,撥備支出/撥備前利潤的比例卻是要明顯低于大中型銀行,由此造成的則是未來撥備支出上升的壓力更大。
這其中,在撥備支出/撥備前利潤的比例中,不良率上升最快的寧波銀行卻僅排在了兩市13家銀行中的第九位,屬于撥備支出水平較低的銀行。
行業窘境
另一方面,分析師對于銀行業整體也并不看好,認為目前對于銀行業的投資是一場“業績、估值與投資信心的爭奪之戰”。
海通證券的報告認為,目前銀行業不僅僅面臨宏觀經濟下行的風險,政策風險很大。
海通證券認為,在目前宏觀經濟趨勢下行情況下,政府為了宏觀經濟大局的需要,有可能進一步推出對讓渡銀行業利益的政策,推出與石化行業和電力行業等壟斷行業的相似的政策。可能方式是:進一步的減息,或者加大全部貸款利息的下浮空間,通過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方式,迫使銀行為了維護息差,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而這又會提高銀行的撥備支出和信貸成本。這類政策會大幅降低銀行的利潤率,甚至有可能使銀行未來處于微利的狀態。
由于2006-2008年銀行業利潤率很高,未來一兩年的微利水平,也不會影響銀行的正常經營。而這如果能防止宏觀經濟的進一步惡化,從政策上看是值得的,而這將帶來銀行業績的大幅負增長。銀行板塊的業績不僅僅是宏觀經濟的起伏決定的,也取決于政策的取向和優先目標,政策風險對于業績的影響不容忽視。
而南京證券分析師王耀柱則表示,對商業銀行板塊的投資已經陷于一種窘境。“一邊是業績的穩定和估值的相對便宜(與其它板塊相比,與歷史水平相比),另一邊是全球次貸危機造成的經濟下行風險,而在經濟尚未有全面復蘇跡象之前,板塊的整體投資信心不能實現。”
從規避風險角度,王耀柱給予了行業整體“觀望”評級。
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