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路:都市攝影前景看好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03:01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本報記者邱家和 實習生 于曉芹 攝影拍賣市場將出現拐點,觀念攝影將走向式微,老照片難以為繼,而新興的都市攝影將在市場的低谷為有眼力的買家帶來機會。這是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著名策展人林路對未來攝影拍賣市場的判斷。 另類的都市風景 在莫干山路的愛普生影藝廊最近舉辦的“東方明珠下的上海”攝影展上,林路作為策展人試圖表現一個“活著的上海”。他選擇了嚴懌波、陳駿、張樂陸、肖睿、趙星波、管開吉、徐鳴佳、Jean-Philippe Gauvrit等8位不為人知的年輕人,其中有的從事攝影的時間還不到10個月。他從500多幅作品中挑選出160多幅作品,一反常規的模式將它們全部打亂,重組為“失憶的夢境”、“寂寞的座椅”、“符號的隱喻”、“無人的風景”、“金屬的腸胃”、“上海屋檐下”、“上海蒙太奇”等主題。他對記者說,展廳空間有7個組合,所以做了7個主題,分割成了由我臆想的七個空間,試圖成為我對上海的一次拼圖。他表示,這是8個人的私人化的眼光中的上海。這些照片的組合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同一個主題采用不同的手法;或者是同一種手法但主題不同。這樣可以引導觀眾多角度地看這些作品。 提到大都市,人們就會和那些地標聯系起來,但對于一個城市而言,更具有意義的、能夠吸引我們關注的往往是城市地標下的景物、街道和日常生活的種種細節。如果說地標是莊重的、偉岸的、象征性的話,那么與之相反的地標下的物景和生活常常充滿了韻味、富有情趣、多姿多彩,使人流連。他指出,人們也許已經熟悉了這些年上海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反而有點忘卻了我們是如何走過來的那些歲月。有時候甚至會產生些許恍惚,固執地以為上海原本就應該是這樣的繁華和迷惘。他的展覽,就是針對這樣的迷惘的。 都市攝影 VS 風光攝影 林路的策劃,顯然傾注了他的感情,表現出一種詩意。對此,他表示,我原來就寫詩。這個展覽的主題策劃是富有詩意的,但作品本身沒有我們常見的那種田園的詩意。這里有兩個層面的兩種不同的詩意:一是田園的詩意與都市的詩意,二是世俗的詩意與城市地標的詩意。 他認為,攝影的誕生,正好處于一個全球大規模都市化的過程中,因此,那些關注都市生活的鏡頭,包括都市的變遷、都市的表情乃至人們圍繞都市的遷移與漂泊,成為攝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但是,林路對都市攝影的理解有更宏大的歷史視野——人們對都市由贊美轉入詛咒的歷史,正好是攝影誕生不久的歷史。他認為,從大的歷史進程看,無論東方或西方,整部藝術史基本上是一部農業意象的藝術史。都市意象較密集地表現于藝術,在西方只是近一百多年來的事。更有專家認為,農業意象不是相對穩定或穩定,而是超穩定,至今還未過時,中國更是如此。因此,觀眾很容易把農業意象與詩意畫上等號。這導致了唯美主義的風光攝影盛行。與此相反,都市的意象被一般人看來是沒有詩意的,或根本不是詩。更重要的是,攝影師甚至大多數的都市攝影家喜歡把城市當作非人性的、窒息性的地獄。 都市攝影有真正的未來 林路認為,盡管城市的苦難和憂煩是世界和生命的苦難和憂煩的一部分,但城市的美也是世界的美和生命的美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懷著崇敬的心情,全力拓展都市攝影的表現空間,在都市平常化、凡塵化的意象中找到更為理想的棲身之地,讓都市攝影也有和風光攝影一較高低的宏大圖景,這才是中國攝影真正繁榮的未來所在。 他指出,在當前拍賣市場上最有代表性的北京華辰攝影專場,拍得火的主要是老照片,觀念攝影其實賣得并不好。相形之下,觀念攝影作品在紐約、倫敦、香港等境外市場拍得較高,但是其中的原因比較特殊。他預計這一兩年里觀念攝影的價格會下滑,因為觀念作品很難被接受。目前攝影拍賣專場又在做國外大師的經典作品,但是拍不動。因此,林路預計這樣的攝影拍賣專場會出現低谷。不過,林路認為,有跌必有漲,今后的拐點可能會出現在當代攝影家中嘗試紀實性的、手工操作的作品。其中,都市攝影的好作品前景會更看好。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