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藍籌引領“派現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5:33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財富論點 □本報記者 李陽丹 本周,中國神華、中國國航、中國船舶、中國鋁業等大盤藍籌公司的年報次第亮相,除了動輒十億以上的驕人業績之外,藍籌公司的分配方案也成為投資者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從已經公布的藍籌公司分配方案看,既有泛海建設、華僑城A、中信證券、保利地產等高達10比10的送轉,也不乏馳宏鋅鍺、中國船舶、貴州茅臺、雙匯發展、新安股份等6元以上的高派現。 相比滬深兩市年報披露的整體分配情況,藍籌公司利潤分配有一非常突出的特點,即更加熱衷于以派現的方式回報股東。從本報的統計來看,目前已經公布年報的54家藍籌公司中,除兩家沒有分配方案外,不論是否有送轉計劃,均都推出了派現方案。 近兩年來,隨著股改對上市公司分紅派現的提振作用逐步顯現,兩市派現的公司數量已經有所增加,但藍籌公司仍然是其中的絕對主力,根據統計,近兩年單上證50成分股的派現總額就占到滬深全體上市公司派現總額的近四成。從今年藍籌派現方案看,馳宏鋅鍺以10股派20元的高派現當仁不讓地成為“派現王”;而中國船舶也不甘示弱,提出每10股派10元現金的方案。 派現和送紅股都是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方式,所不同的是,通過派現,投資者可直接獲得現金;送紅股,投資者所持股份增加,但除權后總價值并無變化。 對上市公司來講,派現對現金流的要求較高,能夠高派現的公司,不僅業績要好,手中的現金流也必然非常充足,很難想象現金流緊張的公司如何能向股東送上真金白銀;而送股一方面會增大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另一方面,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也被相應地攤薄,因此,市場對高送轉行為的意義一直存在分歧。 一般而言,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公司,由于擴張的需要,對現金的需求量大,很少采取高派現的策略;而對于處于行業龍頭地位的藍籌公司,由于發展穩定,實力雄厚,則注重派現的方案。 有學者研究發現,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受公司盈利能力、現金狀況、行業特性、投資機會等因素影響,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發展前景是企業能夠進行現金分紅的先決條件。而藍籌股集體派現無疑是對藍籌公司優良業績的印證。 本報統計數據顯示,派現在5元以上的11家公司平均凈利潤達到38.86億元,平均每股收益達到2.3元。最高的中國船舶為5.53元,中信證券、馳宏鋅鍺、貴州茅臺的每股收益也都在3元以上。 不少藍籌公司更是多年來堅持以現金向股東分紅。今年的“派現王”馳宏鋅鍺2006年也向投資者送出了10股30元的現金“大紅包”;招商地產繼2005年派息1237.6萬元,2006年派息15468.1萬元后,2007年的年報繼續向股東每10股派1元現金,共計派現8448.7萬元。此外,瀘州老窖、五糧液、浦發銀行、云天化、中國船舶、華夏銀行、民生銀行、貴州茅臺等都是連續至少三年派現。 我國資本市場的藍籌公司大多為國際化的大型企業,“與國際接軌”、“走國際化道路”也一直是大藍籌們的目標,其中部分公司更同時在海外上市。而派現也正是國際上的大藍籌公司偏好的利潤分配方式。 如今的中國股市,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其中,現金分紅當然對他們更具有吸引力,而越來越活躍的QFII更是挾國際化背景,也加入到為投資者搖旗吶喊的陣營中來,這都給藍籌們帶來了無形的壓力與動力。藍籌公司的派現舉動,可以給其股價帶來利好,同時又能給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留下公司充分考慮投資者利益的印象,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公司也是樂觀其成。 不過,對于我國部分投資者而言,“送紅股”的分紅方式仍然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分析人士認為,這與我國股市存在的“低價股溢價”效應有關。“送股票”除權做低股價后,眾多中小投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因為更青睞低價股,往往促成了低價股股價的“快速成長”,投資者通過紅股也能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