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劉建華裝置展 凸現“外灘3號”地標意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5日 02:2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9月初將揭幕的“上海當代”國際藝術博覽會,激發了上海眾多的藝術機構推出形式各異的展覽,在具有時尚地標意義的“外灘3號”,滬申畫廊將在9月6日起舉辦中國藝術家劉建華的裝置藝術展《出口———貨物轉運》,展覽以實物裝置的形式,展現在中國十分猖獗的進口“洋垃圾”現象,表現藝術家與展覽主辦方、策展人對這一社會現象及其文化意義的多層思考。 滬申畫廊策展人曹維君先生告訴記者,這次“上海當代”博覽會是建國后水平最高的國際藝術博覽會,滬申畫廊請到劉建華來做這個展覽,希望借此機會與參加博覽會的國際貴賓和業內人士在滬申畫廊相聚。他說,劉建華目前為特定的空間做作品,在去年的上海雙年展上,他的《義烏調查》我個人認為是其中最具震撼力的作品。這次他的展覽,從中國和外國、進口和出口乃至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關系入手,涉及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中國近代史伴隨著中國傳統社會的現代化轉型,是西風東漸的過程;二是中國當下的開放社會,在利益驅動下出現無所不用其極的社會現狀;第三也想借此指向今天的中國商業化背景下的當代藝術。展覽將洋垃圾作為主要材料做一個實物裝置,在引申到精神層面上。劉建華為此專門去廣東那些洋垃圾的集散地實地踏勘。而展覽因其在上海、在外灘、在“外灘3號”舉辦而有特殊的意義。 劉建華則向記者表示,我多年來一直在關注“洋垃圾”這個主題,如今在外灘3號得以實現,則有特殊的意義:在過去的租界、在上世紀半殖民地象征的外灘、在今天這個時尚消費的地標,舉辦這個展覽會給觀眾帶來觸動、震撼,現場和實物會帶來刺激。我三四月份專程去廣東調查。這個現象是改革開放后出現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其中蘊含的價值判斷。工業垃圾的國際貿易是國際公約中明文禁止的,但在中國卻屢禁不止。這是全球化時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對話:昔日的“帝國”已不復舊貌,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已不再是過去的國家競爭的概念,而是一種全球的戰略。這些工業垃圾、洋垃圾,除了利益關系之外,還蘊含著其他的內容,表明當下國際交往中的強權,包括文化、政治及精神層面的東西,背后有深刻的社會問題。 曹維君認為,這個展覽也許令某些人不太舒服,但我們滬申畫廊就是力圖展示最高標準的中國當代藝術,因此雖然躬逢博覽會之盛也不會去跟風。當代藝術就應該對今天的社會作出針對性的回應,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劉建華則認為,他的創作從過去手工作坊式的方式,轉到現在對社會問題密切關注,他自認作品是實驗性的,不能給畫廊帶來任何商業利益,因此對滬申畫廊讓他在博覽會期間做這個展覽很感動,表示有責任盡心盡力做出來,因為這涉及到他心目中當代藝術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