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信證券欲飲直投頭啖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 05:43 深圳商報
中信證券欲飲直投頭啖湯 擬設全資子公司開展業務,只等證監會核準 【本報訊】因中信證券今日的一則公告,使沉寂多時的“券商直投”話題重起波瀾。該公司今日公告稱,中信證券于2007年8月22日以通訊方式召開三屆十七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設立全資子公司開展直接投資業務的議案:公司向中國證監會申請開展股權投資業務試點,在中國證監會無異議的前提下,以自有資產出資設立一家全資專業子公司(初始出資額擬為8.31億元),性質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對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業務。相關事項報中國證監會核準。 業內人士認為,該公告意味著:如獲證監會批復同意,券商直接股權投資業務將獲突破性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24日,中信證券曾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了一項董事會決議,同意出資不超過5億元與勝達國際集團(SICO)合資開展股權直接投資業務,主要投資于境內擬上市公司的股權。而公司今日的公告顯示,中信證券擬設全資專業子公司來開展對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業務,這是否意味著,在直投業務模式的路徑選擇上,中信證券已棄原來的“合資”模式而轉變為目前的“全資”模式了呢?記者翻查了一下中信證券以往的公告,遺憾的是未能找到相關的信息。 直接股權投資之所以成為當前券商趨之若鶩的“大肥肉”,主要在于其可能帶來的巨額溢價。前段時間,高盛集團在西部礦業上市的造富神話中掘得“寶藏”,不知道羨煞國內多少券商:2006年,通過收購西部礦業前股東3205萬股股權,高盛趕在上市的前夜躋身西部礦業的股東。一年后,這筆9600萬元的投資在西部礦業上市之后,市值已經達到70多億,堪稱暴利。另有報道指,高盛60%的收益都來自于直投業務。 其實,直投業務對國內券商也并非新課題,上世紀90十年代,券商曾紛紛投資于實業,但在投資失敗產生大量不良資產后被一度禁止。此后,法律雖無明文規定,但券商除投資期貨和基金業及有價證券的投資之外,實業投資實質上被禁止。2006年以來,券商直接投資業務“解禁”的說法開始時有流傳,但在眾券商的翹首期盼中,券商直接投資始終“只聞樓梯響”,未見有真正實質性的舉措出臺。 業內人士分析,管理層之所以在這方面尚未有大動作,主要是擔心以下問題:一是歷史經驗表明,券商對私募股權投資往往只看到巨額回報,忽視其投資風險,一旦所投資的公司經營失敗,輕則造成股權投資減值,重則造成重大損失;二是就監管難度來看,券商直投業務不像券商自營業務那么容易監管,如果信息不透明,操作不規范,極容易成為權力尋租、利益輸送的溫床,引致券商新的“資金黑洞”,并帶來難以預測的道德風險。 除直投業務外,中信證券今日同時就增發(見“相關鏈接”)及收購金牛期貨事宜發布了公告。根據公告,中信證券收購深圳金牛期貨已獲證監會核準,金牛期貨的注冊資本由3000萬元變更為10000萬元,中信證券出資占注冊資本的100%。這意味著,中信證券已經完成對金牛期貨的收購,在以后將推出的股指期貨領域可以不看別人臉色地“分一杯羹”了。如果直投業務也獲批準,中信證券將在直投和期貨兩大領域都獲增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級市場上,中信證券股價從今年年初的27.7元,已一路扶搖直上攀升至昨日的新高90.40元,漲幅高達226%。還會有上升空間嗎?一位業內資深分析師在電話中肯定地對記者表示,盡管公司的投資價值已經在高股價中得到了充分反映,但他個人認為其后市仍有一定上揚空間,“突破百元只是時間問題”。(馬強) 相關鏈接 中信證券27日增發 中信證券(600030)今日公告稱,中信證券本次不超過3.5億股A股增發發行價格為74.91元/股。公司原股東最大可按其股權登記日2007年8月24日收市后登記在冊的持股數量以10比1.11的比例行使優先認購權。網上、網下申購日均為2007年8月27日;公眾投資者網上申購代碼為“730030”,申購簡稱為“中信增發”。 什么叫“直投”? 直接股權投資,是指如下一種投資模式:投資人直接對公司股權進行投資,依據其所占股權份額來分享投資收益,若公司獲準上市,因其前期成本相對低廉,投資人將因持有或出售這些公司的股權而獲得巨額溢價。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