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地價、房價互相影響,無法忽視的事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02:4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地價與房價,誰在影響誰?這個問題就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從2005年此輪房地產調控大幕拉開伊始爭論至今。而日前國土資源部的表態,讓我們窺見到了政府的立場。一方面,國家對于土地這扇“閘門”的把關依然“嚴”字當頭;另一方面,政府也意識到了土地對房價的作用力,國土資源系統今年就加大了土地供應,從供應“源頭”調節市場。 回顧2005年以來不少地方所走的土地路線,不難看出,地根緊縮首當其沖。以上海為例,有數據顯示,2005年土地出讓的成交面積為385萬平方米,不足2004年的十分之一,2006年土地出讓的成交面積雖為648萬平方米,但和宏觀調控前的數量相比差距也非常大。 而與調控下的土地供應緊縮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開發商的土地增持需求越來越強烈。同時在地價與房價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力下,開發商對有限土地的追捧刺激了地價,高昂的地價又刺激房價進一步上升。再以上海為例,當今年5月浙江綠城以高達12509元/平方米的樓板價拿下楊浦新江灣城D1地塊后,周邊幾個在售樓盤價格隨即上漲30%。 難怪有專家認為,地根緊縮并不能減緩房價快速上升的勢頭,反而容易在土地“有限”的信號下生成一股無形的反作用力,造成未來新房供應也將有限的心理影響,直至間接危及相關區域的房價走勢。“也許這(供應偏緊)才是目前上海開發商囤房惜售、房價回熱的根本原因。” 當然,面對開發商和購房者的雙重需求,政府也開始反思以往調控思路的不利之處。如上海今年的推地頻率已明顯提高,4月底至今已連續5次發布土地公告,隱約顯出上海加大土地供應、平抑房價的努力。只是,其中住宅供地比例僅占到15%左右,而上海每年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可占到全部商品房成交量的80%以上,所以未來要起到平衡供求進而平抑房價的作用恐怕還有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