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需更重場外市場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8:59 中國經濟時報
編者按:2006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五年過渡期將結束,金融業亦將隨之迎來對外資全面開放的時代。面對新的挑戰,中國金融業能從容應對么?在新的外部環境下,在新的競技舞臺上,面對新的競爭對手,中國的金融、保險、證券行業乃至資本市場將如何迎戰? 自今日起,本報推出“關注入市過渡期后的中國金融業”系列報道,希望對回答上述問題有所裨益。敬請讀者關注。 ■“關注入市過渡期后的中國金融業”系列報道之一■本報記者唐瑋 隨著入世過渡期行將結束,中國的金融服務市場將迎來全新的對外開放格局。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本市場也必將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開放,“修煉內功”對于資本市場顯得更為重要。畸形的市場,即使是風吹草動也會引起軒然大波;而逐漸完善的市場方可在開放中走向成熟。如果說 “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更為有效地滿足多元化的投融資需求,是當前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12月1日指明了證監會的下一項重要任務。 場外市場應占據更重要位置 監管層的思路已經明確。尚福林表示,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需要:積極培育藍籌股市場,鼓勵現有主板公司利用各種方式做優做強;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板;積極研究,適時推出創業板市場;進一步明確代辦系統的功能定位,將代辦系統建設成為全國性的、統一監管下的非上市公眾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股份報價轉讓平臺。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對 賀強認為,作為資本市場主體的場外市場的優勢不可忽視:一是容量大。兩家交易所至多能容納一千多家公司,但實際上有投融資需求的公司卻達千千萬萬。在交易所上市只能起到一個規范運作的表率作用,成交能力在場外市場應該更強。二是大力發展場外市場,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擴大交易所的容量,并促進上市公司的質量不斷提高。三是一旦個別 而作為惟一的“場外”市場,代辦系統發展的路徑已經清晰,從接納退市公司的容器,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公司進入系統試點,再到今后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報價轉讓平臺。由此來一步步支持三板建成全國性的、非上市公司交易的場外市場。 “但三板的交易是被限制的,以此來區別主板市場。但用限制交易的辦法來限制其投機性和活躍性,這個市場如何能發展呢?”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頤合財經首席經濟分析師張衛星也對本報記者說,現在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僅僅是同一樹干上的不同樹枝,只能稱為多系列、多品種,并不能滿足不同投資者和融資者的需求。 那么,理想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應該是怎樣的? 恢復區域性柜臺交易已具條件 華生認為,像中國這么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應包括三個層次:滬深主板、創業板和區域性柜臺交易市場。 而柜臺交易市場在中國證券史上已經存在過。“當時取消柜臺交易,一是因為不具備社會基礎,一開始并不了解股份制,我們更熟悉的是計劃經濟。二是當時的柜臺市場,首先需要有大量的股份公司方可交易,但當時股份公司卻為數不多,多為國營企業改制,從嚴格意義上看其并不屬于股份制,容易出現股權分置,這種現象使得在柜臺交易上容易走上彎路。”張衛星分析說。 華生認為,對于中國來說很需要恢復和發展區域性柜臺交易市場,現今確有大量的中小企業有交易需求,但苦于無場所。 張衛星認為恢復的條件已經具備。“現在的困難比原來少多了。微觀基礎已經具備,很多國營企業改制成股份制公司,股份制公司數量不少,而且有強烈的融資需求。且計劃的舊思維已經逐漸被市場經濟觀念所取代。” 華生分析說,隨著股改即將結束,股價結構嚴重扭曲的情況正開始發生變化。以前越是小盤和績效低的股票越是被炒作得很厲害,如今正在逐步恢復至更追求價值理念。同時,今年主板回暖,多板交易會分流主板人氣的擔憂也不會那么明顯。 “但是,我們股市的基本格局并沒有改變,依然有著嚴重的小盤和垃圾股的股價被高估的情況,以及結構性分化的問題。中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一個主要的障礙就在此:我們的股價結構向一個正常市場結構的演變才剛剛開始,還未達到合理、成熟的狀態。”華生認為,因此中國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并不能輕而易舉地完成。 劃分模式待定,監管需多層次 對于區域性柜臺交易市場,張衛星更傾向于按行政區域來劃分。“將地方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可在省會城市開設,讓股權可以掛牌流通交易,由地方工商管理部門檢測具體掛牌公司的注冊資金是否到位,由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把關,投資者本地化,公司本地化,上市本地化,監管本地化。” “股票的上市、發行、監管都本地化以后,反而風險最小,對公司的了解更直接、更清楚。”張衛星建議說,將地方券商改造成為做市商,也可利用現在各地的產權交易所,以減少重復建設。可先讓市場運轉起來,有的可不需融資只需讓其股權流通,也可先進行局部試點,取得經驗再向全國復制。 “優秀公司再登上主板市場,在省級市場引入競爭。他省的股民若看好某地市場,也可投資,引入競爭后比拼的是服務、信息披露和各地公司資質。改變了建‘國營商店’的思路,競爭后合并方可有望做大。”張衛星說。 但華生認為,應該按經濟區域劃分,不能按照行政區域切割,因為各省市的發展情況不同。 賀強也表示,不能按照老模式建立,如何加強監管以防止地方保護主義是重要課題。 在監管上,張衛星認為,區域性的資本市場由各地的工商部門監管即可,需要適當地放權。 “可由集中監管轉向分層監管,不同層級證券市場的監管方式和程度可不同。但更重要的不是監管的創新,而是借鑒、學習經驗后結合中國國情消化。”華生認為,在市場不完善的情況下套用成熟市場上的經驗是難以為繼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