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田勇說,引進戰略投資者無論在公司治理、業務流程還是產品研發等方面都給中資行都帶來了先進的理念,這幾年中資行更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但如果當初還是靠國家注入資本金,我國銀行業能否有現在這樣的運營及盈利能力則值得懷疑。
1998年,為盤活步履蹣跚的國有銀行,財政部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用于補充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1999年四大銀行向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剝離1.4萬億元不良資產。但好景不長,2002年底,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貸款比例(加權平均)又達到了26.12%。為此,引資作為一個過渡環節,被納入到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步伐中來,其直接目的為上市。政府寄希望于借力外資機構推進中資行改革,維護包括國有股股東在內的全體股東的長期利益。
周昆平說,從1998年那輪銀行業改革未達效果即可看出,倚靠內部力量推動中資行改革難以成行,有必要借助外部力量的推動。
據統計,股改以來,我國主要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有明顯下降。2003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高達17.9%,而到了2007年底,已經降至2.45%。2003年,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高達16.28%和21.24%,而到2007底,已分別下降為3.12%和2.74%。
與此同時,我國主要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得以極大提高。2007年,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資產利潤率分別為1.10%、1.01%和1.15%。而這一年,匯豐控股集團的資產利潤率也不過0.97%。
魯政委進一步認為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大部分目的已經達到,當初引進是為借助境外機構長久以來市場上的聲譽,提高國內當時資產質量較差的銀行,上市融資,與此同時,在國內機構自身的努力下,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引進也進一步改善了中資行的公司治理。
不過,市場對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也另有看法,國家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師吳志峰稱,國有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目的是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市,并能引進管理經驗,改善治理結構,相對2003年前的中國銀行業,這個目的已達到,其標志是工、中、建、交等主要銀行都已完成A/H股上市。但他認為依靠戰略投資者來改進銀行管理并不可靠,而外資戰略投資者如果找不到漸進增持甚至控股國有銀行的路徑,就會變為財務投資者,所以減持不奇怪,尤其是在它們遇到財務危機時。
海通證券金融業分析師范坤祥則認為,對于中資行的業務發展,戰略投資者肯定給過幫助。但戰略投資者不可能無私地提供幫助,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熟悉中國市場,獲得一定的收益。所以,雙方的合作,不可能真正如中資行預期,因為雙方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有背離。
中資行新契機來臨?
盡管有分歧,但不可否認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入駐,對曾經身陷困境的中資行而言,有著不可忽視的貢獻。但幾年后的中資行,能否安然應對外資行如潮涌的減持行為,則是疑問。
當事方之一的建行高層曾在媒體見面會對建行表現出了極大的自信,并稱很難再找到像建行這樣好的金融機構投資。而據建行稱,此次美國銀行減持其股份,長期機構投資者購買反應熱烈,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現出各界對中資行的信心。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