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輪股災疑點大揭密:誰讓A股不平安(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11:02 東方早報
·1·股市大起大落,誰之過? 中國市場進入熊市,為何平安保險偏偏選擇在這個時候進行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股票發行?股民們的解釋是上市公司認為股價還會下跌,所以要沉積打死“圈錢”;監管者的思路也跟老百姓差不多,否則,不會給出再融資不該是“惡意圈錢”行為的警告。 中國證監會周一措詞嚴厲的這句評論明顯是要安股民的心,但他已經沒法讓已經能夠不“平安”的故事平靜下來。上海股市周二開盤后一度大升3.3%,但之后掉頭下跌。監管當局無奈地發現,原來一些管用的干預手段效果已經不大。股市已經進入熊市,投資者信心渙散草木皆兵,人氣一時難以重新凝聚。 內地股市在享受了短短的兩年牛市之后又進入了熊市,到底是誰之過?怪平安,募集資金不選時機;怪股民,一會被沖昏頭腦,一會又過度悲觀;也怪中國監管者,政策忽冷忽熱,試圖把股市控制在他認為合適的水平。可以說,有什么樣的監管者,就有什么樣的股市,也有什么樣的上市公司。中國股市大起大落的表現,三方都有責任。 網上和媒體對平安再融資抨擊不斷,但此舉究竟是否算是“惡意圈錢”?中國上市公司股價高,國內外市場里還有很多投資機會,用相對低成本的資金,如果能夠投資到更高收益的項目,譬如用自己有泡沫的股票,去買因為信貸風波而股價低迷的外國企業,可能對現有股東還是一件好事。 投資者的反應可能有點過激了。 ·2·上市企業不得不哀呼“天上人間” 平安一月底宣布集資至今,股價已經跌掉近三分之一;同樣是增發,中信證券(63.76,0.82,1.30%,吧)去年8月配售不僅沒有被罵,解禁后股價還一直上升。投資者急著要在牛市里搶籌碼,現在誰說增發股票馬上跌停,因為投資者已經調整成了熊市的心態。所謂落花流水春去也,上市企業便不得不哀呼“天上人間”了。 對平安一個最主要的指責,是它發行新股的時機有問題,沒有考慮到中國投資者的承接力和股市的穩定,但維護市場穩定并不是上市公司的責任,股票發行必須兩廂情愿,如果市場沒有需求,股票也發行不了。如果說平安時機選得不好,不能用最少的股權攤薄來抽到最多的資金,也只能說是它自己的損失,對投資者來說可能還是件好事。因為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到股票。 在香港股市,再融資和新股發行的高潮總是股市暢旺的時候。上市公司似乎有驚人的能力,判斷市場何時見頂。不僅僅是香港企業如此,在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也有逢高出貨的能力,譬如信義玻璃等,就在去年市場高峰的時候成功配售。 平安時機沒把握好,并不是說他的管理層比較笨,可能有幾個因素。平安A股上市不到一年,可能剛剛才符合增發的條件,投資機會出現的時候,未必是最好的集資時機,但企業不愿意錯過投資機會,這些因素可能反而給投資者創造了好的入市機會。 近來宣布集資的還有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市場資金抽緊,從銀行到地產公司都有進一步充實資金的需要,雖然現在未必是最好的集資時機。2003年8月,浦發的同行招行也在上市一年左右市場人氣低迷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再融資計劃,當時輿論同樣嘩然,不乏“不顧流通股股東利益,惡意圈錢”,“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的職責。 ·3·投資者不成熟,中國股市難“平安” 招行集資后業績突飛猛進,沒有辜負股東當初的選擇,如果當初監管當局不讓招行集資,可能有損股東利益。證監會可以提醒投資者,注意企業配售的風險,但不應該因為上市公司在市場較為低迷時候集資,就有意設置障礙來撐股市。下周北京就要召開兩會,這時候監管者有可能希望股市能夠穩定下來,不要出亂子。 近年來證監會把一些正常的工作,譬如發行新基金當成了調控市場的工具。在市場低迷的時候發幾個新基金,市場熱的時候停發,其實基金和示范性應該讓基金公司按照市場需求來決定。在中國絕大多數行業供求已經讓市場決定,基金發行還有政府管制,就像橘子市場價格太低,就讓部分橘子爛在枝頭上以保護農民利益一樣,沒有必要。 這種干預有幾個問題。第一,監管者并非上帝,未必就知道故事什么時候為合理價位;第二,過度干預加大了股市的政策風險;第三,長此下去,投資者形成慣性,股票一跌就罵政府,股市里賺錢,則認為是自己英明的選擇!政府應該不想長期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只要它繼續干預,就難以逃脫干預。 投資者不成熟,中國股市也難以真正“平安”。 來源:新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