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盤縮量上漲為哪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 02:37 第一財經日報
謝潞錦 經驗表明,在前期高點附近,市場往往需要密集換手,以消化前期“被套”阻力,從而展開新一輪的上漲攻勢。但昨天滬指距新高僅差約11點,成交額卻較周二萎縮,這是為何呢? 昨天,兩市成交額為1961.3億元,較周二下跌約260億元。而2000億的成交額相比5月時日均3000億~4000億仍有不小差距。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目前市場投資者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以及交易成本因調高證券交易印花稅而提高,是造成市場成交較前明顯下降的主要兩大因素。 從目前的相關數據看,自6月初以來,以長線思維為主的機構投資者逐步取得了對市場的主導權。由于以公募基金為主的機構投資者主要奉行立足公司和宏觀基本面的價值投資原則,因而在選擇投資品種時往往并不是通過股價波動來賺取差價,而是以公司基本面成長去獲利。從已經披露的上市公司業績看,正面因素遠大于消極因素,這導致機構投資者采取了并不急頻繁操作以獲得盈利的動作。同時,如果采取頻繁通過股價短期波動來做差價的話,一方面,在目前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的市場中,拋售的個股可能馬上被其他機構“接走”。另一方面,在交易成本大為提高的情況下,將直接損耗投資者自身的實力。 事實上,從最近幾個月的基金凈值變化情況看,公募基金在前期大盤調整時“受傷”并不嚴重,相反,在大盤處于4000點以下時,機構投資者還采取了逢低買入有價值的個股的策略。與此同時,持有并無業績支撐個股的投資者則在前期調整中市值損失嚴重。尤其是在交易成本因證券交易印花稅顯著提高的背景下,相當多的已被“深套”的投資者只能靜待股價有所回升。上述兩大市場群體的不約而同的交易模式,導致大盤即使不斷創出新高的情勢下也不容易放出巨大成交量。 而隨著機構投資者逐步在市場中以實際行動作出表率,令不少個人投資者開始轉向基金陣營,以期通過機構投資者的長期理財能力獲得相應的收益。此外,在再度加息和降低利息稅后,不少投資者已經開始權衡各種投資渠道和方法,股市逐漸成為個人的資金投向的選擇之一,而非全部。 此外,有的機構投資者也認識到,市場乃至個股成交稀少,反映出在當前區域分歧并不大,市場強勢尚能得以保持,而往往是市場處于高位時成交異常放大,直接流露出市場多空分歧加強,這時候,投資者反而要多長個心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