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股市或被調控誤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9:55 中國經營報
4.4%,3.2%。前者是6月份CPI(消費物價指數),后者是上半年CPI數值。而我們所看到的事實是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豬肉價格一漲再漲,甚至蘭州的牛肉面也“集體發力”……資金大量流出商業銀行體系表明,我國仍然存在嚴重的“投資效率瓶頸”。這說明,當前的CPI指數還有相當大的抬升空間,還有進一步加速上升的可能。 現在看來,加息及調減利息稅之后,是否還會有進一步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出臺,也許只剩下時間和力度問題。在等待這只靴子落下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抽點時間反思一下:導致CPI連續4個月在3%黃線上運行的動力,難道真的是生豬身價的一路狂奔嗎?其實未必。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影子正在生豬背后逐漸清晰。 統計顯示,截至2007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3326億美元,同比增長41.6%。今年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2663億美元。這是什么概念呢?直觀地說,2663億美元,相當于在今年上半年,不分晝夜,平均每分鐘,整整增加100萬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的過量增加,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管制的結果。長期以來,我國堅持的固定匯率制度以及出口退稅(匯率補貼),實際上是一種匯率補償。但如果市場在“拆出美元,存入本幣”之間無利可圖,就會擠壓利率,導致債券市場失去重心。由于我國儲蓄規模極大,這種損失帶來的后果,可能是我們無法承擔的。而如果熱錢單向流入繼續加速(事實上,外匯流入一旦開始加速,趨勢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扭轉),給宏觀經濟帶來的通貨膨脹沖擊,將會導致企業經營遭受毀滅性風險,威脅實體經濟的安全。 再來看看外匯經營。我國投資于美元的外匯金額,約占國家外匯海外投資的60%。據國際結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數據,在歷史上,中國大部分外匯儲備流回了美國,其中,有近70%左右認購了美國金融國債。剩下的由中央銀行投資其他貨幣市場,例如參與歐元與日元的部分有價證券。而相關研究機構的報告稱,目前我國的外儲結構中,大約有“3600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2000多億美元美國房地產背景公司的資產化證券”,而后者當前的風險較大。 可以這樣說,假如不是中國股市近兩年來的大行情,人民幣在多大程度上被低估,大家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而外匯經營的現狀在多大程度上被“劣質化”,外匯儲備“過量”的程度,到底有多么危險,大家也不會知道。 由于“貨幣幻覺”效應的存在,溫和性質的通脹,一般有利于市場走高。但如果是惡性通脹,貨幣效應的乘數,或將現金資源耗盡,或導致資金大量地退出市場,進而影響就業增長——所謂“通脹無牛市”,在一定程度上說是硬道理。 7月17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聽取國務院有關部門上半年經濟形勢匯報后,將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定性為“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趨勢更為明顯”。在經濟運行情況既定結論和外匯增長速度形勢不改的雙重威逼下,接下來的宏觀經濟政策事實上已經沒有很大的騰挪空間。而股市,極有可能成為被誤傷的“路人甲”。 選擇空倉,結果又會如何呢?事實上,空倉的日子也不好過。從稅的角度來分析,CPI指數本身就是對國內所有的貨幣持有者征收的“貨幣保有稅”。我國目前是在4.4%,GDP上半年同比增長11.5%,兩者之間的差距如果進一步縮小,對經濟增長、企業利潤都會造成極大的侵蝕,必須尋求壓力釋放點。而貨幣市場(比如國債市場)可以承受的利率上調空間非常小,不可能超過6%。最終的壓力釋放點,還會是股票市場。所以說,僅僅持有現金,并不安全。中國經營報記者:縹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