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股市也有自己的一套哲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14:23 《商務周刊》雜志
繼“5·30”上調印花稅后,市場緊縮不斷加劇,6月16日,銀監會行政處罰信貸資金違規入市,其中工行、中行等8家銀行受到處罰。與此同時,“QDII出海”的相關規定將于7月5日實施……這可能形成股市近兩年來的大行情的關鍵時間,由于資金的退場,指數面臨巨大的壓力;多空資金,出現極大的分歧,盤面走勢,風譎云詭。 站在市場看市場,我想起了一個人,這就是巴菲特先生。 今年5月初,為了慶祝“股改兩周年”,業內某機構,以問卷的形式向“市場人士”征詢對于2007年下半年行情的看法,這張問卷也“問”到了我的手里。我一個字也沒有回答,因為我確實沒有完全基于個人的看法;我根本不知道后市到底如何,況且,在市場這么多年以來,我也不是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別人的看法是別人的,與我無關。事實上,只要進了股市,投資者最好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當然,股市本身是各種解釋的大觀園。在形形色色的市場分析之中,有兩種人的分析與判斷最為引人注目。他們不是“經濟學家”,就是“股評家”——職業性的前者,總以為自己是天生的后者;職業性的后者,則以為自己是天生的前者。經濟學家通常希望使用理性概念來邏輯地解釋股市,然而經過了“一錯再錯”之后,新一代的經濟學家們,終于認識到股市的“非理性”甚至“非邏輯”的因素,是某種必然。 經濟學從來無法“合理”地解釋股市,于是,經濟學家們就把非理性因素以“心理學”的形式引入了“經濟學”,這就是所謂的行為金融學,因此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獎。 然而不幸的是,依據這套理論所建立的所有基金,都不是最能賺錢的投資品,某QFII的海外基金,旗下有一支以“行為金融學”的理論為依托的投資基金,盡管其投資策略正確無比,而且起步時劈頭就遇到了中國的大牛市,但至今為止,它的業績平平,遠遠跑輸大市。 股評家則不然,他們早就知道,理論經濟學對于股市的解釋錯在其模式的假定,因為,理論家們所信奉的“有效市場理論”,對于股市根本就是無效的。 “有效市場理論”理論的核心內容,在于兩個基本假設。假設之一,根據可獲得的所有公開信息,股價會迅速準確地進行調整(即市場是很有效率的);假設之二,股價變動的歷史資料不包含任何對預測股價未來變動有用的信息,即根據股價過去變動的信息不能預測股價的未來變動。 每一個市場參與者其實都能理解,股票市場是受到人為操縱的價格市場。在這個市場,雖然在“最終的意義”上或者無窮長的時間之內,市場可能確實是有效率的,但也絕不是在“始終的意義”上或任何時間之內是有效率的。看到“市場有效”,就斷言它“總是有效”,這是非常荒誕的。 真實的數據可以告訴我們,在股票市場,大約有90%以上的股票價格是無效率的,但這也正是股市的魅力所在。“不可測理論”告訴我們,不要試圖預測股市,巴菲特把這一點當成投資者所必備的投資信條之一。但是,這里存在一個微妙而絕對的差別,因為巴菲特也確信,“市場是復雜的系統,從股價變化結果不能推測未來,這一點并不能夠證明從所有其他方面和以任何別的方式,也都永遠無法恰當地把握股市”。 這就等于是說,股票市場從來都是一個被操縱的市場,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趨勢投資,區別在于誰的腕力更強,誰的籌碼更多,僅此而已,豈有他哉? 正因為此,巴菲特自稱是“用肌肉但從來不用腦子”的投資者,他付給微軟的董事長比爾·蓋茨每年900美元的董事酬金,但是付的很不情愿,他說:“比爾在財富榜上面已經遠遠領先于我了,我可不想拉大這個差距。” 眾所周知,今年,伯克希爾·哈撒韋普通股的股價已經接近11萬美元,每股贏利7144美元,市盈率16倍;而人們不知道的是,當年它的發行價格,只有區區8美元。巴菲特的存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這就是股市存在著它自己的一套“哲學”,由此,我們完全可以從哲學的最終意義上挺一把巴菲特。 自然哲學告訴我們,對于我們置身于其內的“自然”,其本身肯定是“不自然”的。因為我們可以設想,對于自然的世界,至少有兩種可能: 可能之一,自然存在于無限綿延的時間之中,其中的任何事物前后互為因果;如果股市是完全自然的,則從最初的一剎那起,一切就為因果的鎖鏈所束縛,所有的變化都必須遵從“叢林競爭”,那么,股市就是零和游戲——不要以為你的體溫可以加熱浴缸中的水,必須有人輸,才會有人贏。 可能之二,自然是無始無終的全部顯現的一種存在形式或變動形式,它們會修正所有的錯誤;前后的時間順序,只是我們感知它的一種主觀認識的形式。這就是“運動就是一切”——如果是這樣,則一切都是業已完成的,當然,牛市與熊市,彼此只能“互為因果”,因而轉來轉去,永無止休。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