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老鼠倉會否毀了A股牛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01:47 金時網·金融時報
記者 徐紹峰 牛市的“千里之堤”,正在遭受“蟻穴”的損毀。 這個“蟻穴”,就是日益引起市場各方高度關注的基金經理“老鼠倉”。 “老鼠倉”是什么?不就是在基金投資某只股票前,基金經理先用自己的資金低位或同步買入,等拉高股票到相當高度后,再優先賣出自己的股票以獲取暴利嗎?不錯,一如某基金公司總經理所言,“像這樣的情況,臺灣地區有,海外也一直都有”。人家能有,我們的基金經理為什么不能有? 似乎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不就是基金經理依靠自己的權力謀點私利嗎?“老鼠倉”再大,能比得了公募基金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投資規模,又能侵蝕公募基金投資者多大利益?區區“老鼠倉”,能把牛市怎樣? 在牛市財富效應不斷放大、各路資金蜂擁入市、牛市繁榮掩蓋一切矛盾和問題時,如果有人堅持認為基金經理“老鼠倉”,會如“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樣,毀壞了牛市,很多投資者一定會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認為這是危言聳聽。那么,基金經理“老鼠倉”到底會不會對牛市產生影響? 先不說基金經理攜帶“老鼠倉”是違法的,因為《證券法》明令禁止包括基金公司在內的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股票;也不說大多數基金公司規定,基金經理在取得任職資格時,須填寫直系親屬、直系親屬子女的身份證號和股東代碼,且不允許買賣股票,而這些規定根本難不倒基金經理。基金經理“老鼠倉”愈演愈烈,已成基金業公開的秘密,其對基金投資者信心、對基金業和牛市的傷害,就值得高度警惕。 支撐當前牛市的,除了來路不明的各路游資外,就是規模龐大、對市場影響舉足輕重的公募基金。公募基金規模的迅速膨脹,得益于牛市財富效應下大眾儲蓄盲目而瘋狂的“搬家”。一只新基金,一日募集幾百億資金已成常態。基金業正在這種樂觀得令人暈眩的規模膨脹速度中,開始了內部監管松弛、滯后和疏漏的危險之旅。 基金業本質上是個靠天吃飯的行業。誰都明白這樣一根鏈條對基金業自身發展、對此輪牛市未來的意義:牛市財富效應下的基金豐厚回報——大眾儲蓄搬家、購買基金——基金規模膨脹——基金資金入市——牛市繼續走牛——基金繼續回報豐厚。顯然,基金回報率,是維系這根鏈條的關鍵。回報率高,儲蓄流入基金的熱情就高、速度就快,這根鏈條就牢固,牛市的游戲就能繼續玩下去;反之,鏈條隨時會斷裂,牛市也隨時會出現轉折。 那么,基金經理“老鼠倉”會不會引起這根鏈條斷裂呢?這不僅取決于基金經理“老鼠倉”在基金業的泛濫程度和“老鼠倉”的規模,更要看基金投資者對“老鼠倉”的容忍程度,以及“老鼠倉”現象對大眾信心的傷害程度。目前看,“老鼠倉”在基金業不是個案,“老鼠倉”的規模也非小數;幾十萬資金的“老鼠倉”獲取上千萬暴利,已經讓大眾投資者感到不公和憤怒;投資者對基金的態度也正在由從前的盲目申購轉向警惕。盡管目前依然走牛的股市,還會讓基金繼續編織高回報神話。只要基金回報豐厚,基金經理的“老鼠倉”也很容易被“笨錢”忽視或無視。但潮起潮落,牛市不可能永遠高歌猛進,基金也不可能年年給投資者高回報。一旦牛市退潮、基金虧損,則繁榮時期被暫時掩蓋的問題就會集中爆發,基金投資者將會因為投資虧損而遷怒基金經理“老鼠倉”,最終在對基金公司甚至整個基金業的不信任中,引發贖回狂潮。贖回狂潮,摧毀的當然不僅是基金業,還有大眾心之所系的本輪牛市。 按理,收入相對較高的基金經理,沒有必要在“老鼠倉”上冒險。不過,這僅是常人的思維和邏輯。試想,中國目前尚未建立嚴格的金融實名制,一個基金經理又掌管著數額巨大的資金,操作“老鼠倉”相當方便,誰會不做?2007年初,證監會基金部曾發文加強對基金經理“老鼠倉”的監管,但誰都知道這樣的監管很難做到,誰會害怕?基金公司內部對操作“老鼠倉”者,無非批評批評而已,這樣的內部監管誰不心領神會?更何況,此輪牛市行情如此誘人,一次“老鼠倉”就可以讓一位基金經理坐擁千萬財富,安享未來人生,即便因為“老鼠倉”而丟棄所謂“收入相對較高”的基金經理職位,誰又會在乎?制度、監管,加上冒險后的高回報與被發現后處罰的低成本,都“鼓勵”、驅使和助長著基金經理“老鼠倉”的大行其道。 毫無疑問,基金經理“老鼠倉”正如“蟻穴”般損毀著A股牛市的“千里之堤”。雖然人們對這樣的損毀目前不屑一顧也感覺不到,也因此,牛市依然會大步前行,缺乏警惕的大眾,也依然會奮不顧身地將儲蓄搬進基金。但終有一天,“牛市之堤”會突然潰決,投資者乃至中國股市也終究會為放縱基金經理“老鼠倉”的行為而付出代價。雖然看起來,這一天似乎離我們很遠,但4月19日A股的一次“晃悠”,其實已讓我們聽到了A股牛市中噠噠而來的空頭足音。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