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調控直面六大挑戰:資本相對過剩(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5日 16:11 《新經濟導刊》
也就是說,農產品既有周期性波動也有趨勢性攀升的特征。在一個國家工業化過程中,農產品總是往上走的,別指望回落下去了。以前我們飯票一毛三,那時候糧食一毛四,農產品的攀升是國際規律,現在全球性地在漲。豬肉也是一樣,短期內會回落,將來的價格一定是直線上漲。為什么?你們想一想,現在富裕地區的農民誰家還有豬圈?你到蘇南看看都有小別墅了,菜地都沒有了,還養豬啊?都用抽水馬桶了,還養得成豬啊。可是我們知道養豬是中國農耕文明的幾千年傳統,中國老百姓有句話:“窮不丟書,富不丟豬”,再窮要讓孩子讀上書,再富家里要養兩頭豬,因為家里總剩菜剩飯,養豬就是不賺錢還有點收入;還要回頭看看田。什么叫家啊?“無豬不成家”(注:豬古語為“豕”),這是幾千年農耕文明的傳統,現在正在打破,而且打破的速度非常快,原因就是農民的收入提高了,更重要的是農民家里沒有年輕勞動力了,老人又養不動。所以,豬將來要靠規模化養殖,你的衛生、防疫、飼料等等條件就要上去了,成本就加大,必然導致豬肉價格上升。 現在中國的勞動力已經開始發生轉折性的變化,還有一個問題:“劉易斯拐點”,勞動力從無限供給向結構性短缺轉變。 再有中國出現老齡化的情況。本世紀初,我們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有標準,老齡化是指65歲以上的老人占人口的7%以上就是老齡化,更嚴重的是14%。美國人做了測算:法國老年人比重從7%到14%需要115年,瑞典需要85年,美國需要68年,英國需要45年,我們只需要27年。在2027年左右,中國的65歲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4%,那時候全世界的養老問題、醫療問題、家庭照顧問題就會非常嚴重。 前幾年政府不斷強調給每個人增加工資等等,特別是農民工要加工資,這個工作做得非常對。我們確實這幾年在收入分配當中勞動力的收入比例比較低,政府采取強調最低工資等等辦法,但收效不明顯,為什么?這是市場決定的,當勞動力供過于求的時候,老板有的是辦法把政策變掉,里面的貓膩大家都知道:無非是增加勞動強度、延長勞動時間、減少就業崗位等等,有辦法使得勞動力成本在總成本中降低。 資本相對過剩問題 最后一個問題,過去我們中國人經常為沒有錢發愁,現在要為錢多了發愁了,是不是真多?當然不是。我們人均GDP才2000多美元,還是窮國,但金融改革比較滯后,金融市場還不成熟,所以表現出來我們的錢太多了,沒辦法有效利用。像你們家里錢多了,可以買個法拉利、買個保時捷很快花掉,但國家的錢這么花就危險。 所以下一步,原來最缺的錢現在多出來怎么辦?這是我們宏觀調控當中必須考慮的問題。2006年全年財政收入增量達7000億元,去年中國財政增收達到12000億。7000億是什么概念?相當于1995年和1996年全年的財政收入;12000億則相當于本世紀初全年的財政收入。儲蓄率達到50%是全世界最高的,老百姓的居民存款現在更高了,2006年是16萬億。大家別忘了,改革開放初期外匯儲備才1.67億美元,在并軌的那一年我們的外匯儲備是211.89億美元。去年銀行存差超過10萬億,相當于1998年全年的貨幣供應量總額。 錢多了,外匯資金多了,怎么有效利用,存在一個問題。我們現在非常害怕:錢多了要往外用,能不能用好?所以國家成立了中國投資公司。……將來我們能不能有效保護海外資產,是我們外交方面面臨的新問題。 其次就是怎樣利用好財政資金。方方面面都想切這個蛋糕,最難的就是怎么把這個錢花好。很多改革都要支付成本,我個人認為這個錢要為改革支付成本,就怕大家分糖果一樣分得很開心,但過幾年吃不到了怎么辦啊?支出是有剛性的,給每個農民養豬有了補貼,以后能收回來么?不能。這時候要考慮了,你有好日子就有窮日子,現在所有的事情都要考慮未來。因此我覺得現在如果過快地提高福利和補貼,我們將來的財政就會出現腐敗問題。所以要特別小心,要抓緊進行改革,千萬不能既花了錢又壞了機制,否則將來會產生很大的障礙。 (本刊主筆朱敏據演講錄音整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