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投證券研究所傭金分倉收入3354萬,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3.7%
理財周報記者 丁青云/深圳報道
從某種程度上說,中投證券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努力。
去年11月9日,原匯金公司資本市場部負責人、銀河證券代總裁胡長生抵達深圳。這一天,中投證券罕見地寫下其第三條官方微博,“11月9日,是一個嶄新的日子。”
隨后,胡長生空降并主導了一場中投證券自上而下的改革。這曾被業內解讀為,匯金系將把中投證券當成旗下券商的改革樣板。“往市場化改革方向是不錯的,但國企機制根深蒂固,利益盤根錯雜,阻力不小。”中投證券一位內部資深員工扼腕。
改革后,中投證券研究所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仍然難抵分倉收入直線下滑23.7%,研究所人員出走。而投行數十人抱團出走,目前IPO項目儲備僅8個,投行業績直線下滑。而經紀業務的改革也舉步維艱,其借鑒國信證券“準企業家”模式和“投顧模式”的改革,在低迷市場中也難見成效。
分倉收入下滑23.7% 研究員出走
中投證券研究所的改革步子邁得很大。今年初,中投證券先將原屬經紀業務范疇的機構銷售業務劃撥至研究所。今年二季度,中投證券要求研究所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中投證券研究所面臨巨大的盈利壓力。
而目前,成功實現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賣方機構,僅申銀萬國(微博)一家。據業內人士透露,哪怕是研報賣出了好價錢的申萬研究所,其經營收入也剛好覆蓋了經營成本而已。
市場低迷加之自負盈虧改革壓力,多位研究員離職,研究所經歷了一波人員流失陣痛。據理財周報記者了解,今年以來,中投證券研究所包括策略研究、化工、汽車、建材等數個行業研究團隊出現人員出走。
“主要是集中在上半年,拿到年終獎后就走,集中在五六月份,還有同事沒拿年終獎就走人了。”一位中投證券人士透露,“主要以入行幾年的年輕人居多。”
中投證券人員屬中等規模。登記在冊的研究員有50人左右,研究所全部人數約90人。中投證券研究所整體實力并不突出。2011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中,該所僅有生物醫藥行業分析師周銳、余方升獲第四名,以及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師何欣等獲第五名。
而wind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投證券研究所傭金分倉收入為3354萬,居行業第21名。而去年同期,該所分倉收入為4400萬,下滑23.7%
弱市加之自負盈虧,盡管新財富評選逼近,但中投證券研究所表現低調,并已開始削減研究員調研、路演經費開支。這與民生證券等券商積極做法截然不同。據悉,民生證券今年給每位資深研究員的路演、調研活動費是100萬。
“自負盈虧壓力當然大,需要更加努力地為賣方服務,來爭取多一些分倉收入。”一位中投證券研究所人士表示,“但長期看來,提高研究所能力才是賣方提高議價能力的關鍵。”
保代帶項目出走儲糧不足
而投行業務也發生一些令人擔憂的變化。
自去年底以來,中投證券約十余名保代陸續離職。而證監會數據顯示,目前中投證券保代(含變更登記中人員)僅32人。王韜、鐘敏、劉茜、康翰震、李志文、李哲離職并另覓東家。其中,王韜和鐘敏跳槽至合資券商華英證券,并將深圳普路通IPO項目和北京同方環境兩個項目帶至新東家。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普路通曾在2010年12月闖關中小板IPO遭否決,保薦人正是中投證券,簽字保代之一正是鐘敏。鐘敏為中投證券深圳投行部董事,在中投證券任職六年。
“中投投行深圳部流失了一個團隊,保代先后4人離職,帶走了差不多20個人。”深圳某投行人士透露,“保代帶著項目走很正常,接下來,這些新離職的保代便會以新東家的名義披露他們帶過去的項目。”
保代頻頻出走,造成項目流失,使中投證券投行缺乏后力。據證監會官網最新統計,目前IPO在報項目共756家,而中投證券儲備項目只有8家,儲備數量只有國信的1/8。
“胡總(胡長生)主導了投行業務。總裁與分管投行業務的副總裁徐浩兩人意見不合,這對投行業務不利。”一位接近中投證券的知情人士透露。證監會網站顯示,投行保薦業務負責人為中投證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裁胡長生。而副總裁徐浩為中投證券舊臣,2006年5月即加入。
中投證券投行曾經風光。2010年,由于保薦了大項目光大銀行(微博)和海普瑞,中投證券一度引來業內側目。據Wind資訊,2010年中投證券承銷保薦了21個項目,其中IPO項目10個,當年承銷保薦凈收入為7.29億。2011年,中投則承銷保薦了17個項目,其中8為IPO項目,承銷保薦凈收入縮至3.18億,縮水56.38%。
2012年繼續萎縮。今年以來,中投證券僅發行了泰格醫藥唯一一單IPO項目。而去年同期,中投證券保薦了7個IPO項目。2012年上半年,中投證券投行收入1.18億,比去年同期減少46.98%。
營業部承壓經紀業務下滑1/3
而作為改革第一劍的經紀業務也面臨著巨大壓力。
幾經考察,中投證券將國信證券泰然九的“大營業部模式”作為學習標桿。在該模式下,每個營業部獨立考核,營業部總經理是“準企業家”。
對此,中投證券啟動了營業部預算及人事管理改革。中投首選了東部沿海地區的31家營業部作為試點。作為試點的部分營業部總經理級別相當于總部部門負責人。
并且,中投證券一度想打造圍繞投顧服務強大的中后臺,這自然又牽涉到敏感的利益和權力分配的方方面面。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中投證券此舉勇氣可嘉,但利益阻力和問題不少。而漫漫熊市,國信泰然九投顧模式的高固定成本也讓中投證券難以效仿。
證券從業協會顯示,目前,中投證券共107家營業部,數量遠超國信證券,實現精品營業部仍有一定距離。2012年上半年,中投證券經紀業務收入6.67億,比去年同期下滑31.64%,營業部部均營業收入623萬,面對巨大的固定成本并不輕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