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學光 北京報道
光大證券(601788)這回是真的欲速則不達。
進入7月份以來,公司股價基本已經穩定在11元/股的水平線上,距離此前所定的11.65元/股定向增發價越來越近,此間,也已經有部分機構開始上調公司的投資評級,公司的70億元再融資計劃再現生機。然而,8月16日的一場烏龍指事件,讓這一切都破滅了。
在定向增發只剩下3個多月有效期的時候,光大證券接到了證監會的第二張立案調查通知書,同時,伴隨著股價的連續跌停,各家機構紛紛下調公司估值,讓公司籌劃了一年多的再融資計劃面臨泡湯風險。
屋漏偏逢連夜雨,8月22日,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其策略投資部的自營業務被暫停三個月,這意味著光大買入的股票在三個月內不能減倉;債券方面也被取消了銀行間債市的主承銷商資格,而這一資格才是去年剛剛獲得的。
發債定增雙雙受挫
8月20日,光大證券兌付了到期的2013年第三期短期融資券,本息共計25.24億元,而在接下來的9月3日和17日,公司還有即將到期的兩期共計4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需要兌付。
截止到6月19日,光大證券總計發行了5期短期融資券,共計獲得125億元的現金,這些資金全部被用于補充公司現金流,用于發展公司的創新業務,而這些資金必須要在9月17日之前全部還清。
在8月16日發生“烏龍指”事件之后,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在19日聯系了光大證券,在了解公司對接下來幾期融資券兌付的資金安排之后,還是認為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可能影響到光大證券的主體信用等級和短期償債能力,因此決定將光大證券的主體信用等級和尚未償付的第三至第五期短期融資券債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而一旦信用評級被下調,則意味著未來光大證券在短期融券上的融資成本會更高。
在債券融資成本提升的同時,光大證券的定向增發融資也恐難成行。
今年的5月20日,光大證券的70億元融資方案獲得證監會核準,這意味著公司可以在接下來的6個月有效期內完成6億股的定向增發。然而怎料從5月30日開始,受累于A股暴跌,光大證券的股價一路下滑,最低點跌至9.15元/股,已經遠遠低于公司的11.65元/股定向增發價格。
更麻煩的是,由于大股東光大集團不參與此次定向增發,而二股東光大控股受制于自身與大股東之間的持股比例差距太小,因此,光大控股在此次增發中只能申購其中不超過2000萬股,這意味著剩余的58000萬股申購要全部依靠機構投資者。
事實上,在經歷一輪大跌之后以及加之光大證券在6月20日因天豐節能造假上市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影響,已經有多家機構退出參與光大證券的定向增發。
然而現如今,在緊隨著投行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之后,光大證券又收到了證監會的第二張立案調查通知書,按照分析人士的預測,這一次光大證券以及相關責任人很難逃避證監會的處罰。
而按照《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上市公司或其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涉嫌違法違規正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都不得進行非公開發行。
對于公司的定向增發是否繼續推進,截至記者發稿時,光大證券方面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事實上,按照光大證券的現有股價,已經不具備發行條件了。
在“烏龍指”事件之后,包括海通證券、宏源證券和中信建投等券商機構,加上泰達宏利、大摩華鑫、南方基金、申萬菱信[微博]和長信基金[微博]等買方機構,均下調了光大證券的估值,目標價位已經調低至每股11元以下。
8月21日,光大證券的股價復牌跌至10.27元/股,而光大證券手中握著的定向增發核準有效期也只剩下3個月了。
創新業務釜底抽薪
今年以來,已經連續發行125億融資券的光大證券,資金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而在公司現金流短缺的背后,光大證券還面臨著凈資本不足的困境。截止到2012年12月底,光大證券的凈資本為131.16億元,較上年減少了11.74%,公司在年報當中表示,凈資本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公司在創新業務上的發展。
從公開數據可以看出,創新業務目前已經成為光大證券的一個盈利重點,2012年,公司經紀業務的比例已經下滑到33.83%,而當年信用業務對公司業績的貢獻達到了12.98%。
在經紀和投行兩項傳統業務的收入雙雙下降的局面下,光大證券在2012年就開始強化投資業務的比重,而公司在凈資本上的下降,很大原因是來自于公司在創新業務上的投入。根據2012年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公司因為增加股票、債券和基金的投資規模,交易性金融資產增長了215.61%;而出于對股指期貨持倉的增加,公司去年在存出保證金上也增長了45.59%。
在光大證券的創新業務當中,此次出事的策略投資部也曾一度是公司自營投資業務的盈利核心部門,2012年,公司在自營投資上的1.66億元收入當中,有1.24億元是來自于策略投資部。
作為證監會最先批準的3家創新試點證券公司之一,光大證券最近兩年來在創新業務上越跑越快,這其中,公司已經在定向理財、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策略投資四大業務上具備相當優勢。去年,光大證券在創新業務上的收入已經僅次于招商證券[微博],位于上市券商當中的第二位。
“如果公司的此次70億元定向增發成功,募集資金全部投入到信用業務,將新增40%以上的業績。”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預測。
顯然,募投資金如若無法到位,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光大證券今年的業績預期。
在今年5月份,中信建投的證券分析師魏濤對于光大證券在2013年的每股收益還預估在0.46元,而在事發后,8月19日,魏濤已經將該股今年的每股收益下調至0.36元。
對于整個“烏龍指”事件的影響,魏濤認為,除了有可能帶給公司直接損失之外,還將給公司帶來間接損失和潛在損失,“例如策略投資部暫停業務,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給公司品牌聲譽及市場形象帶來負面影響;面臨監管層的經濟處罰和投資者的索賠;導致證監會降低對公司的分類評價,影響其他業務的開展;對公司的非公開發行產生負面影響等。”
事實上,也正如魏濤所預測的,已經在現金流上捉襟見肘的光大證券將面臨監管層的處罰以及投資者的索賠。據記者了解,8月17日,在北京已經有多名證券維權律師聯合發布倡議書,宣布將成立“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受害者維權律師團”。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