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渭東
今年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非常明顯,觀察上證指數,年初至今下跌了3.55%,深證成指下跌了6.53%,但創業板指今年以來則上漲了85.33%,可以說是“牛”冠全球!
四季度臨近年底,機構普遍規律性的要進入秋收季,資金回籠,見好就收。靠改革紅利預期與新興消費升級預期推動的行情,將進入收官階段。三季度經濟數據再次回升,已經被市場普遍預期,同時,市場開始對四季度的經濟數據有所擔憂。面對11月份將要公布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數據,市場普遍不樂觀。于是,市場短期套現離場壓力加大。
金秋獲得殷實的收獲后,田地是否撂荒呢?顯然不是。按照耕作農民的習慣,還是要為來年有個好收成,來進行鋪墊準備的。況且,那些沒有收成的地區,還要抓緊時間,補種搶種,把損失爭取奪回來。當然,豐收后一段時期,田地會出現短暫的荒蕪。
資本市場,也面臨同樣的局面。從以往歷史看,四季度發動行情的概率較低。但從今年的宏觀背景看,經濟結構調整貫穿今明兩年。以秋收為例,其后還會有人播種三季稻,也會有人種反季節蔬菜,更會有人在大棚里根據補貼政策種植創新品種……
消除了債務負擔疑慮,A股市場的信心還會再次聚集。近期,市場非常擔憂一個因素,11月份將會有天量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數據公布。其實,這個利空預期已經困擾了A股市場整整三年,但始終沒有像美國那樣爆發債務危機。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我國各級政府管理著百萬億元的國有資產,這是各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比擬的。二是,我國的金融體系并不健全,杠桿率還沒有達到不可控制的程度。以美國為例,他們的各級政府已經將融資工具發揮到了極致,融資工具杠桿率達到20倍以上,甚至對收入不穩定的階層通過加杠桿放貸。我國的企業在有實物抵押的情況下,仍未實現融資的便利渠道。三是,我國各級地方政府的融資,幾乎是投向能夠產生現金流的項目,而非像國外那樣用于政府開支和各種消費開支。在我國財政盈余、外貿盈余的背景下,政府的信譽仍然有保障,遠遠沒有到類似美國、希臘的財政“懸崖”程度。
在上述背景下,有幾個方向可以繼續挖掘并關注。
第一,地鐵、輕軌等基建相關板塊。既然地方政府大量的投資,那么就一定會有受益的行業。以前,市場普遍認為資金都給銀行打工了,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和金融改革推進后,各種投融資渠道逐漸豐富和完善,銀行的息差將會減少。從近期統計數據來看,自從發改委下放審批權后,各地的地鐵、輕軌建設如火如荼,全國有37個城市同時有建設項目。例如深圳,已經規劃到了20號地鐵線,西安同時建設6條地鐵……如今的華夏大地,掀起了地鐵建設高潮。
第二,環保板塊中脫硫脫硝概念股。近期,國家采取了事后以獎代罰的舉措,改變了以前對環保的補貼政策,同時對上網電價采取差異化措施,將極大調動相關企業的需求量。
第三,土地流轉。這仍然是需要跨年度執行的政策,同時也會成為市場跨年度的題材。
另外,四季度還會一些有影響市場的題材,如4G網絡應用、北斗體系完善、醫療體系改革引發的大健康概念等。總之,市場會更加關注有長期持續影響因素的行業,市場預期就是市場方向。
(作者系開源證券研究所所長)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