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鋼鐵行業:強勢中存隱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14:40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政策連續出臺,鋼鐵行業的出口增量將受抑制;產能過剩加劇,落后產能淘汰困難;而同期礦石、運費和焦炭等成本的上升也會侵蝕鋼鐵企業的利潤 本刊記者 栗新宏/文 隨著上市公司中報的陸續披露,鋼鐵行業再次成為市場焦點。一方面,以鞍鋼股份(000898)、寶鋼股份(600019)、武鋼股份(600005)等為代表的鋼鐵企業紛紛發布業績預增公告,顯示今年中期鋼鐵企業利潤普遍同比有50%以上甚至100%的增長(見表1);另一方面,鋼鐵企業的平均預期市盈率只有十幾倍,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然而,當前市場對于鋼鐵行業公司股票的前景存在較大分歧:一種觀點認為當前鋼鐵類股票的估值水平已和國際接軌,并不存在明顯的低估;而另一方觀點則認為,無論是從國內外市場需求和產業周期來看,鋼鐵行業都應該被看好。 支持研究機構看好鋼鐵行業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出口強勁;二、相關政策會促使鋼鐵產業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鋼鐵上市公司未來會從中受益。 相較研究機構,鋼鐵企業自身對形勢的判斷要謹慎得多。據《證券市場周刊》了解,凌鋼股份方面對2007年的展望是,國內鋼材需求將平穩增長,但面臨產能過剩的挑戰。南鋼股份方面則認為,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深化,國內鋼鐵需求增長速度趨緩。 鋼鐵行業估值到底是高是低,調控風暴下,鋼鐵行業前景如何? 出口政策組合拳 目前各方都把政策變化視為鋼鐵行業面臨的一個最大考驗。而2007年5月21日財政部發出的政策被視為一個轉折點,即“自2007年6月1日起,對80多種鋼鐵產品加征5%至10%的出口關稅;將2005年已經征收出口關稅的鋼坯、鋼錠、生鐵等鋼鐵初級產品的稅率由10%提高至15%! 這是自2004年以來第六次調整鋼鐵產品出口稅收政策。此前,2004年至2006年年間,為了遏制持續升溫的鋼材出口熱,政府已經連續4次下調鋼材出口退稅率。(見表2)。 然而,2004年至2006年連續四次的退稅下調政策并未改善鋼材出口持續升溫的局面。來自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共出口鋼材4301萬噸,同比增長110%。今年以來鋼鐵出口繼續飛速增長,上半年出口鋼材3379 萬噸,同比增長97.7%。其中,4月份達到716萬噸的歷史最高。 但是,出口激增已經引發了新的問題:近期,大量低價鋼材的出口引發與美國和歐盟的鋼鐵貿易摩擦。 根據發改委今年1月份的通報,2006年共有11個國家采取了27項反傾銷、反補貼等措施對我國鋼鐵企業進行調查。 保持中國經濟的內外均衡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鋼鐵行業在今年也連續受到相關政策的沖擊。今年4月15日,政府對鋼鐵出口退稅進行了第五次大調整,將部分特種鋼材及不銹鋼板、冷軋產品等76個稅號出口退稅率降為5%,型材、盤條等另外83個稅號的鋼材產品全部取消出口退稅。20天后( 5月20日),國家商務部宣布開始對鋼鐵行業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5月21日,沖擊更大的退稅改征稅政策出臺。 對此,蘭格鋼鐵信息咨詢公司研究總監徐向春向《證券市場周刊》表示,今年4月份鋼材出口猛增應是出口許可制度和退稅改征稅的直接刺激因素。這其中有兩個必然原因:一是6月份中國與美國和歐盟就鋼鐵貿易進行磋商和談判,此時上調出口關稅是為降低可能存在的貿易摩擦和分歧進行提前的政策準備;二是作為能源、資源和污染的重要載體,低附加值鋼材產品出口不符合政府的長期產業政策,特別是目前中國鐵礦石和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前提下,政府更傾向于鋼鐵制品滿足國內需要。 面對政策的重大轉變,鋼鐵出口在短期內似乎影響不大,出口征稅政策公布當月(5月)鋼鐵出口降為617萬噸,出現了今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但是,6 月份出口鋼材636 萬噸,創下歷史次高。不過據分析這其中可能存在搭“末班車”突擊出口的情況,如果剔除這個因素鋼鐵出口量很可能是繼續下降的。 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表示,中國鋼材的出口優勢在于價格,退稅改征稅之后,實際上已使得中國鋼材的價格優勢不再,預計未來鋼鐵出口會明顯下降。而且,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壓縮了中國鋼鐵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對鋼鐵出口下降有一定影響。 梅新育認為,今年以來我國鋼鐵新產能的增長主要依靠出口消化,一旦出口下降,將導致國內供給矛盾激化。 產能過剩加劇 南鋼股份(600282)2006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2006年鋼鐵出口收入增長96.93%,大大高于國內收入增長的23.47%。 南鋼股份證券部蔡先生告訴《證券市場周刊》,公司2006年的業績大幅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的增長。自2007年5月之后,因為許多產品由退稅改為征稅,這樣原有國內產品低于出口公司出口產品150-200元的價格優勢已經不再,一部分轉為內銷,這樣致使公司產品價格整體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 中國鋼鐵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生產粗鋼41878.2萬噸,占全球粗鋼產量的33.79%;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38405萬噸。這意味著,如沒有當年4301萬噸鋼材出口,產能實際處于過剩狀態。 徐向春認為,雖然一直在講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但由于2006年以來世界經濟走高,同時中國鋼材出口價格相對較低,全世界范圍內對中國鋼鐵需求持續增長。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鋼鐵業的產能過剩才沒有明顯表現出來。 日前,國際鋼鐵協會對未來全球鋼鐵行業的需求給出了審慎的預警:2006年國際鋼材市場實際需求增長8.5%,中國之外增長8.3%,2007年預計增長5.9%,而中國之外的需求只增長2.5%。 根據對國內鋼鐵供需平衡的測算,2007年1至4月份,國內鋼鐵的表觀消費增速為12.4%,而生產量的增速為20%。假設2007年5至12月份國內鋼材消費增速維持12.4%,粗鋼日產量和鋼材月度進口量維持4月份水平,那么如果維持國內鋼鐵供需均衡,2007年5至12月份中國月度鋼材出口量必須達到600萬噸以上。 6月11日上午,在國家發改委機關樓,召開關于鋼鐵價格走勢及出口政策影響分析座談會,政府代表與中國各大鋼鐵企業達成共識,劃定鋼鐵出口不超過生產總量10%的政策底線。 據上述劃定的出口限制,2007年全年出口量應不超過5000萬噸,而上半年已經出口3379萬噸,這樣下半年出口量應將大幅下降,推算2007年全年應該約有1000萬噸的供需缺口。 事實上,各鋼廠火拼國內市場的場景已經悄然再現。 據本刊了解,蘭格鋼材價格指數從5月初期的最高156.26點跌至目前147.74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上海熱軋卷板板材價格由5月份最高的4070元/噸跌至目前的3400元/噸左右。 淘汰落后產能困難重重 除了出口,正在進行的淘汰落后產能也是平抑產能過剩的手段。 4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與北京等首批十個主要鋼鐵生產省市人民政府簽訂了《關停和淘汰落后鋼鐵生產能力責任書》,提出今年要關停和淘汰落后煉鐵能力2255萬噸、落后煉鋼能力2423萬噸。 然而,早在2000年就已經提出淘汰落后產能,但至今效果并不明顯。據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全年累計生產粗鋼41878.2萬噸,但是全國產鋼500萬噸以上的企業只有21家。2006年,排名前五位的鋼鐵企業,鋼產量僅占全國總產量的24.8%,比2000年降低10.6個百分點。 對此,中鋼協副秘書長戚向東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市場需求強勁,鋼材價格居高不下,因此小鋼企仍有利可圖;二是落后產能改擴建現象比較普遍,很多地方小鋼企為了避免被淘汰,由地方經貿委、發改委批準或企業自主建設,將原屬淘汰范疇的生產設備改造升級。 對于小鋼鐵企業的去留,地方政府也有其難言的苦衷。 一位不愿具名的產鋼大省發改委負責人告訴《證券市場周刊》,面對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政策環境,當地政府有兩個困難,一是每家鋼企都是當地的支柱性國企,人員眾多,如淘汰,職工安置是個難題;二是國內鋼鐵企業投建時,大部分設備靠進口,且投資巨大,目前已經接近或超過服務年限,已經沒有轉讓可能,如叫停,面臨巨額投資損失。 成本壓力漸增 另外不容忽視的是,近期生產鋼材的各項生產成本一直處于攀升狀態。 據中國聯合鋼鐵網調查,今年1-5月澳大利亞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66.11美元/噸,同比增長24.01%;南非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74.74美元/噸,同比增長19.25%;而印度、巴西、秘魯、俄羅斯等地的礦石平均到岸價格也分別上漲17.11%、15.11%、11.59%、10.55%。 未來,中國鋼鐵企業采購的鐵礦石成本可能還要上升。7月13日,瑞銀(UBS)發布報告稱,鐵礦石價格漲幅可能會遠遠超出原先預期,因全球鋼鐵生產的增長速度超出原先預計,今年截至5月的五個月中較上年同期增長3.8%。中國同期鋼鐵產量上升了9%。預計在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的銷售年度,鐵礦石價格將再上揚25%,而原先僅預計其增長10%。 另外,與鐵礦石成本相關的海運費增長明顯,統計顯示,截至目前,2007年巴西至中國平均鐵礦石海運費達到41.89美元/噸,比2006年均價上漲51.62%;澳大利亞至中國平均鐵礦石海運費達到17.82美元/噸,比2006年均價上漲50.16%。以此推算,2007年鋼企實際采購價平均同比去年高約120元/噸。 而生產鋼鐵的另一主要成本焦炭也不容樂觀。山西焦炭產量占全國焦炭總產量的40%。從2007年1月1日起,山西焦炭市場售價每噸提高30元,或3%。而從5月29日,山西焦化企業聯盟召開的焦炭市場分析會顯示,截至目前,焦炭價格已同比增長60元/噸。 徐向春分析,綜合鐵礦石和焦炭漲價因素,鋼企今年每噸應增加成本150元—200元,2006年全年鋼材價格指數為134.72,2007年平均預計為148.1,對應每噸鋼材價格同比增長約100元,這樣噸鋼利潤水平預計將略有下降。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