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北京控股在港10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00:04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王義偉 北京控股在香港上市10年,其歷史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北京一地。作為一間紅籌股公司,她的成功上市,對加強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聯系,還有著更為廣泛的積極意義。 不約而同地,內地很多省、市、自治區在香港都有自己的標志性企業,北京也不例外。北京在香港的標志性企業,是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控股)。 今年是香港回歸10周年,湊巧的是,今年也是北京控股在港上市10周年。北京控股在港10年來,見證了香港的風云變幻,也見證了京港兩地生生不息的經貿交流。 從京泰到北控 說起北京控股,不能不提的是京泰公司。 1979年6月1日,北京經濟建設總公司出資100萬港元,在香港注冊了京泰有限公司。1988年,北京市政府對京泰有限公司進行了注資改制,將其劃歸市政府直接領導,成為北京市政府設在香港的窗口公司。1997年,北京市政府為籌組北京控股在香港上市,決定依托京泰作為北京控股在港上市的母體,并將京泰有限公司更名為京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京泰集團的成長與發展,一直得到北京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北京和其他兄弟省市一樣,期待著在香港打造出一間能夠充分利用香港金融資訊優勢、把海外的信息技術和資金引入內地為北京的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大型跨國企業。因此,北京市政府為京泰確立的企業宗旨是“繁榮香港、服務北京”。遵循這一宗旨,京泰集團在20多年的歷程中,從一個以貿易為主的海外窗口公司,發展成為北京市在海外最大的綜合性企業和北京市海外最大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資產總值從最初的幾百萬港元擴展到200多億港元(截至2006年底);京泰和北京控股,在國際資本市場實施了多種形式的籌資融資,累計籌資融資70多億港元,這些資金大部分投資于北京,有力地支持了首都的經濟建設和有關事業的發展。 風光上市 推動北京資產到香港紅籌上市,最早是1992年香港人士陳若偉和梁伯韜等人向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健民提出的建議。1995年,金人慶調到北京市任副市長,他攥住了北京資產到香港紅籌上市的接力棒。 1996年9月16日,以首都概念為基礎的北京控股上市工作正式開始,上市日期內定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日之前。時間只有10個月。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走完所有上市程序,完成大量籌備工作,任務是十分艱巨的。為確保上市目標的實現,北京市委、市政府和香港有關機構及人士傾注了巨大的精力,幾經努力,終于在1997年5月中旬完成了全部上市籌備工作,為北京控股在港鳴鑼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97年5月29日,北京控股在香港聯交所鳴鑼上市。北京控股(392)股票認購倍數達1276倍,凍結資金達2400億港元,打破了香港股市同類股票上市的歷史紀錄;北京控股一上市,即成為香港證券市場的焦點,股價逆市勁升近3倍,當時最高價達每股45港元;北京控股還創下單日單只股票成交額25億港元的另一項香港股市紀錄。 意義非凡 北京控股上市的歷史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北京一地。作為一間紅籌股公司,她的成功上市,對加強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聯系,還有著更為廣泛的積極意義。 首先是迅速壯大了中資企業的實力。香港中資企業抓住了香港國際資本市場的有利條件,因此發展比較迅速。 其次是保證了國有資產的大幅度增值。 其三是加快了中資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資產經營要求企業提高企業管理透明度,按照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實行規范化運作。這就促使中資企業必須加快轉換經營機制。 其四是培養了一批熟悉現代經營管理的人才。 其五是有利于香港股市的繁榮和發展。由于中資的參與和實力的增強,香港股市的成分結構得到了改善,在國際上的地位進一步增強。 其六是進一步發揮了中資企業的窗口作用。 京港合作 從北京市在香港注冊成立京泰公司以來,北京企業踏上香港的土地展開京港合作,已有近30年的歷史,自北京控股在港上市,也走過了10個春秋。 回顧京泰和北京控股的發展史,可以說,沒有香港成熟的市場環境、完備的法律基礎及港人相知相熟的人文條件,就不會有京泰的發展,就不會有北京控股的成就和京泰、北京控股美好的未來。京泰、北京控股茁壯成長,得益于香港天時、地利、人和的諸多因素,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當然,京泰、北京控股在香港的奮力拼搏,所創出的業績,也支持了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京港合作,已經產生互利的成果,伴隨京港合作的進一步拓展,必將呈現雙方共贏的新格局。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