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國內新加工政策 對在港上市公司影響輕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14:15 財華社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記者張國棟報道。 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於7月23日,發布了《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44號公告),對開展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的企業,實行保證金管理,并於8月23日實施,新政策下,涉及相關貨品入口時須繳付50%至100%保證金,待完成加工出口時,才將保證金退回,市場一般認為新政策對香港上市公司暫時影響輕微,要看往后措施會否進一步收緊。 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不乏受今次事件影響,然而影響并非很大,新政策主要是希望把來料加工企業提升產品或轉移廠房,即是要企業發展高增值、高科技項目或自行建立品牌,或企業可以遷往不受公告限制的地區,如在東莞生產電子產品的王氏港建(0532-HK)便有計劃搬遷廠房,并曾到江西一帶視察,裕元(0551-HK)、愛高(0328-HK)等亦有從事來料加工工業,對於具規模的上市公司,即使向銀行要求增加貸款作繳付保證金,應不會困難,故此實質影響不大。 然而,新政策的實施仍然帶來很多不穩定因素,例如除了44號公告新增的1,800多種原料的限制外,市場還盛傳會有多新增的5,000個商品目錄,以及調整或取消“國貨出口復進口”政策,使部分香港企業享受的稅務優惠愈來愈少,令生產成本增加,即使企業愿意搬遷廠房,但沒有清晰指引,造成企業不安。 現時,公告新增的1,800多種原料,對紡織、塑膠原料等行業打擊最大,這些原料原本可以用“臺帳空轉”形式入口,即在指定的中國銀行開設保證金臺帳,但實質不用向銀行交付保證金的臺帳運作模式,但現在卻須改為“實轉”,即以現金繳付保證金,假設入口1,000萬元原料,應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稅款為20%,即200萬元,則新規定下企業必須以現金繳付50%至100%保證金,即100萬至200萬元的保證金,當廠商在規定時間內加工出口并辦理核銷后,便可以取回保證金及利息。 由於保證金的設置直接令廠商資金壓力大增,搬遷廠房或轉型成為了廠商的另一生存之道,國內是次收緊加工貿易,的確除了可以達到上述提到的產品增值,或是將廠商分流至中西部,并加速開拓,同時短期內可以壓抑出口,有助減低貿易順差,但是新興的越南,其經濟近年不斷改革,加上今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亦已成為香港廠商的新焦點,預期部分企業因承受不了國內多樣的加工政策,而轉戰越南。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