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PT水仙已經連續四年虧損,而且又不能拿出扭虧的具體可行的方案出來,因此其申請寬限期未獲上海交易所的批準。中國證券會決定PT水仙成為我國股市第一個退市的上市公司稱得上是我國證券發展史中一件有意義的大事,對我國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優勝劣汰,促使上市規范運作,重視股東權益,提高資產運作質量和營運績效均作用非凡。這標 志著我國股市向成熟規范的方向又邁出重要的一步。
PT水仙A股和B股股票、分別于1993年1月6日和1994年11月10日在上海交易所掛牌上市,在上市之初曾是績優公司,而現在該公司演化成了績差,甚至遭到退市的命運。另外,還有其他幾家PT公司,它們的演化過程幾乎是大同小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募股資金被一些地方政府,或者集團公司甚至第一大股東挪用。一些高層經營決策者以權謀私胡亂作投資決策,進行著嚴重損害公司利益的關聯交易,這種十分不負責任的行為,是導致上市公司蛻變成PT的根本因素。例如PT雙鹿就有先后兩任老總,因經濟問題入獄。還有剛剛公布年報的PT農商社也披露,因董事、副總經理陶某涉嫌有經濟問題,而提出辭職請求。雖然這些不稱職的高層經營決策者因涉嫌種種違規經濟行為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但是畢竟已經侵害上市公司和廣大股東的利益。而另一方面,這些上市公司依然在證券市場上占用資源,對市場優化配置資源功能起著低效益,或者負效益的作用。地方政府往往從地方利益考慮,以免給本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大多采取避債重組的方式,設法使其起死回生,如近期ST猴王案例,就說明這個問題。由于缺乏市場退出機制,只能上市而不能退市,造成二級市場上越虧損越受市場追捧的畸形現象,與此同時,其背后隱藏了多少關聯交易的違規事件,給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埋下種種隱患,而且越積越多。
現在應該要發揮市場經濟的優勝劣汰機制的時候了,清掃證券市場上的“垃圾”,以提升股市效率,提高證券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質量,從而利于樹立股市的信心。所以講,PT水仙實行退市機制的落后,其意義無疑是十分深刻和長遠的。
不過,由于我國的股份制改革人格化尚未完全到位,上市公司的股權只是在社會公眾股東上到位了,那么占據絕對控股地位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依然是“代表”的身份,也就是說股份制在這一大塊上,仍然沒有人格化,形成一個產權不清晰的模糊地帶,造成權益和責任不分明,甚至出現對一些較為棘手或者敏感重要事項,監管者也只能圍著“雷池”繞圈子,無法明確處理之。只有根據我國的國情和不同上市公司退市具體情況,設計出與之相適應的退市出口才能改善這種情況。例如PT水仙實行退市處理后,PT水仙公司宣布:退市后公司的資產、負債、經營、產品、盈虧,并不因為退市而產生改變,退市并不是破產或解散,法人治理結構并未發生變化,股東權益和債權人的利益仍然存在,股東依然可以進行股份轉讓,還有資產重組的權力。并聲稱,深化企業改革,剝離不良資產,設法減少虧損,搞好實體經濟。這樣就致于把股市上的市場風險轉化為社會風險。然而PT水仙變為非上市公司,進行場外轉讓交易,這個場外轉讓交易,顯然扮演著“緩沖節”的角色。與此同時,退市后與之相配套的有關法律法規措施成了新的課題,如廣大股東權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它的善后處理措施,在賠償機制和司法訴訟機制仍有待于出臺配套完善。現在PT水仙雖然已經退市,可是明顯缺乏一個退市后的可操作的模式或標準。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不斷成熟,今后退市公司還會增多。退市的問題如要妥善處置,的確還需要后續法律法規的配套衍接。可以說,沒有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實行退市只是第一步,如果真正實施依法治市,后市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可謂任重道遠。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