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攜手思科推進智能制造?,李東生要做顯示產業整合者
王珍
TCL集團(000100.SZ)董事長、CEO李東生12月8日在廣州2017財富全球論壇期間透露,TCL與思科公司已簽訂了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戰略合作協議。他還透露,TCL介入了一些電視和手機的功能芯片領域,未來計劃在顯示產業做整合,建立全球競爭優勢。
加碼人工智能領域投入
已是第三次參加財富論壇的李東生說,過去20年,財富五百強企業的名單已經有很大變化,成功和遇到困難的企業,它們的經驗和教訓都值得借鑒。另外,論壇也是很好的交流機會,在這兩三天的時間內,他就與相關企業的領導人進行了十多場會的交流。
最近,TCL集團高層討論最多的就是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趁這次論壇的機會,TCL集團也和思科公司簽訂了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戰略合作協議。“希望未來在這個領域,通過自身努力,以及和一些大公司進行業務協同,來提升中國制造的能力。”
智能化、自動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李東生說,因為要適應競爭,就要不斷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現在比較先進的工廠確實可以做到基本上沒有人,我們華星光電整個車間一層大概十多萬平方米,看不到幾個人。”
“但是我們企業在過去幾年持續成長,人數并沒有減少,意味著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李東生說,為適應智能制造的要求,企業要不斷提高員工的技術能力、管理能力和生產技能。
在人工智能領域,李東生說,就消費電子產業而言,手機、電視機通過人工語音智能操控各種服務,這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像手機,他現在回復微信都用語音輸入,準確率非常高;像彩電,電視節目的人工語音搜索很方便。
未來,人工智能會在各種各樣的電子終端產品應用,如智能音箱。李東生描繪說,你早上起床后,智能設備會自動播放你所需的信息,包括天氣、新聞;如果你設定了一個流程,它就自動給你播放日程;當你需要了解什么信息,就直接對機器說,如交通情況怎么樣,它通過大數據、云服務后臺就會給你提供,可能一兩秒就能給出答案。“未來這種應用會越來越多,也會讓人越來越懶。”
不僅智能終端,人工智慧還會帶動智慧社區、智慧城市。通過眾多的傳感器、云的大數據系統和網絡系統,能夠讓很多東西自動化。李東生透露,TCL還參與投資了一個在佛山的無人商店項目“創商匯”,已經投資了五年,這個項目已經在廣州開了幾家店。
對全球顯示產業進行整合
今年,TCL集團回購了旗下華星光電的一些股份,令華星光電成為TCL集團的核心主業。華星光電目前已是中國主要的液晶面板供應商之一。但是,李東生不認同“得屏者得天下”的說法,“那太簡單了,得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
然而,顯示產業確實是TCL的優勢業務。李東生說,目前TCL的彩電銷量在全球排第三位,今年預計能夠達到2300萬臺。TCL還有手機、各種商用顯示器件產品。此外,TCL還有上游資源,是彩電、手機面板的主要供應商。“另外,我們也介入了智能電視和智能手機的一些功能芯片領域。我們計劃在顯示產業做一個整合,建立起全球的競爭優勢。”
“缺芯少屏”過去一直是中國顯示產業的最大瓶頸。在做大液晶面板產業后,TCL又切入芯片領域,提升競爭力。李東生樂觀地說,“過去幾年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發展很快,我們應該很快就成為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競爭力最強、產業規模最大的一個國家。”
李東生介紹說,TCL今年在美國銷售彩電預計可以超過400萬臺,這意味著TCL在美國彩電市場份額將達到12%~13%,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TCL今年在中國市場的彩電業務也有不錯表現。“未來全球市場對彩電的需求,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對彩電的需求增量是非常大的。我們希望把握這個機會,在全球的顯示產業能夠爭取更大的份額。”
搶奪更多市場份額,必須依靠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在技術創新方面,李東生透露,像TCL在廣州已經建立了“噴墨打印顯示技術”的研究中心,這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最有成功機會的方向。這個項目已經取得了國家創新中心的授牌。未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上,TCL也會有很多投入,其中一部分業務會布局在廣州。
而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李東生認為,現在基本都是智能產品,產品銷售出去之后,可以通過產品向用戶提供更多的智能互聯網服務,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給用戶帶來新的價值,同時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給自己帶來新的價值創造機會。
去年,在TCL集團100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中,有近半收入來自海外市場。李東生說,目前TCL正不斷提高全球化水平。比如在歐洲,TCL在波蘭設立了工廠,在法國巴黎設立了業務中國和產品設計中心,能夠直接服務當地客戶,并為當地帶來稅收和就業。最近,TCL還在阿根廷設立了合資公司。
借助“一帶一路”的機會,李東生相信TCL未來海外業務的增長將會高于中國業務的增長,“我們希望TCL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化企業”。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