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四川省樂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調研員王軍認為不是所有非遺都具備市場化的基因,但無論如何,對非遺的保護應該是動態的、多維度的。對于可以與現代生活嫁接的非遺產品,應該可以嘗試市場化、產業化。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經濟網”。
??? 2017年6月10日,是中國的第12個文化遺產日,也是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從今年起,我國把每年6月份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是“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口號為“保護非遺——在生活中弘揚,在實踐中振興”“保護傳承非遺,展現生活智慧”“活力社區,活態非遺”“振興中國傳統工藝”。然而,如何才能化“口號”為“目標”,讓非遺真正回歸生活,既要“過好節”更要“過好日子”?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課題。
傳承保護不能止于表面的熱鬧
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份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此前,每在此時,全國各地不約而同集中舉辦各類活動,請領導、辦展覽、設獎項、搞交流,把“非遺”做的就像過節一樣熱鬧非凡,可是一過了這個日子,馬上冷落下來。這種“6月里來7月里走”的尷尬,一度冷落非遺人的心,也嚴重阻礙了非遺的健康發展。反思類似現象,筆者認為問題癥結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重申報輕保護。截止目前,國務院用了約20年的時間先后評選了4批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 1308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然而中國非遺項目眾多,泛非遺項目近70多萬項。據專家估算,即便“國家+省+市+縣”4級保護體系同時運作,以這個速度要評到500年以后都評不完。由此可見,當前申報制度仍需要改革方式方法,盡快完成項目備忘錄,防止一些非遺項目消亡殆盡。
——重形式輕內容。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非遺傳承保護法規政策的出臺,各級地方政府對非遺工作關注度和重視度不斷加強,有的每年都要舉辦地方性的非遺節、有的推出了非遺“十進”活動、有的成立了非遺民間聯盟,還有的熱衷于打造非遺文化街區、創意體驗館、非遺文化小鎮,形式多樣的“非遺熱”一度在各地盛行。透過熱火朝天的活動不難看出,當前非遺傳承保護仍然停留在重有形輕內容的淺表層,對于向社會公眾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做的不夠。
——重固守輕創新。非遺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然而,在傳承與發展過程中,“非遺拒絕創新、傳承人不容挑戰”的觀念一直是制約創新的思想藩籬。對此,有專家指出,創新是傳承的基礎,傳承是創新的目的。只有讓傳承人及傳播隊伍進入現代生活,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才是傳承之道。
——重技藝輕文化。技藝的傳承,是非遺傳承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非遺傳承的必然階段,不但以技藝的形式喚醒它、激活它,還可以使非遺的延續由可能變成了現實,由歷史進入了當下。從當前非遺傳承實踐看,傳承人與傳承群體過于依賴技術傳承方式,對其所承載的“匠心文化”傳承過于弱化。如果說技藝傳承是“手上功夫”的話,那么“匠心文化”則是精神家園,所以推動非遺產由“匠物”向“匠心”需要時間的淬煉,而“匠魂”則需要在不懈的堅守中沉淀。
——重展陳輕流通。當前,以展陳、展覽、展演等形式對非遺進行“實體化”保護已經成為各地固有模式,認為留住了“真身”就留住了“本源”,這顯然是片面的。回顧我國非遺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各地很多非遺項目歷史上就是通過商業化流通來維系傳承的。所以說,讓非遺文化與市場成功對接,通過市場流通實現非遺“活態化”發展,以展示帶動流通,以流通實現傳承,流通才是最好的保護與傳承。這個觀念必須重塑。
面對非遺“大熱”之后的“大冷”局面,我們需要辯證地客觀分析:通過舉辦各類活動助推,讓常年遭受冷遇的非遺人和非遺項目熱起來,這真是好事。但熱了之后怎么辦,這可是大事!畢竟,文化遺產保護,不能止于表面的熱鬧,非遺不可能天天都“過節”,面對現實還要過好自己的“日子”。這既需要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也應該引起非遺人的反思。
走出“6月里來7月里走”的尷尬
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國際論壇上,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與實踐》為主題,全面闡述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張。
項兆倫強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根本的是保護傳承實踐、保護傳承能力、保護傳承環境。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區、群體或個人,是保護、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重要的力量。尊重持有者和傳承人群的主體地位,支持他們為民族傳承,為生活創新,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原則。努力實現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改善生活、豐富生活的統一,提升年輕一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和參與積極性,不斷增強傳承活力與后勁,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目標。
“見人見物見生活,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理念。” “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回歸社區,回歸生活,使其在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和傳承。”這些全新的實踐觀點與思想理念,生動地詮釋了今后我國非遺傳承發展的原則與目標更加務實,為非遺重新煥發活態與活力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年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序展開,各項政策機制正在實踐中得到充實與完善。
2007年以來,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文化生態環境實施整體性保護,文化部在17個省、區、市批準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11年,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各省(市、區)也分別制定地方性條例,設立職能機構;制定分類保護政策,2017年3月,國家發布了《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研究制訂支持口頭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政策措施; 2015年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以來,已有1萬多人參加了研修培訓,到2020年,參加人數將超過10萬。
持續加大保護力度,過去幾年間,國家不斷加大對文物的投入支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從2010年的11億元增至2014年的80億元;去年又將給予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傳習補助經費由每人每年1萬元提高至2萬元;年初召由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和經費保障,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正在走出“6月里來7月里走”的尷尬,進入前所未的“回春”期。
只有“好生意”才能成就“好日子”
非遺保護實踐告訴我們,國家通過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和加大資金扶持,雖然可以喚起人們對非遺的關注,喚起傳承人的傳承熱情,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傳承人養家糊口的問題。如果傳統手工藝不能成為謀生手段,就會逼迫傳承人或從業者轉行,出現后繼乏人的局面。即使成功申報了非遺項目,也還是難以走遠。
眾所周知,今天與我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傳統生活知識,很多是通過坐落在城市中的老作坊、老字號來傳承的。如,全聚德、便宜坊、六必居、王致和、信遠齋、內聯升、同仁堂、鶴年堂這些老作坊、老字號數十年如一日的苦心經營,不但成就了我國優秀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中醫藥技術等等,還成就了一個個至今仍然一路高歌的優秀非遺項目企業。
當下,我國對非遺的保護傳承愈加重視,但實際上很大一部分非遺項目和傳承人一直靠補貼過活。于是,有人認為,非遺之所以成為非遺,就是因為不再被社會需要,很難重返昔日的市場。是的,不是所有非遺都具備市場化的基因,但無論如何,對非遺的保護應該是動態的、多維度的。對于可以與現代生活嫁接的非遺產品,應該可以嘗試市場化、產業化。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按照“非遺”各項目類別,實行分類促進和差異化扶持,不能搞“一刀切”。
一是要善于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要以不同的對應方式逐個制定政策,針對不同的“非遺”形態和表現形式進行針對性的促進規劃,統籌實現現有的各類專項資金、政府獎勵、財政補貼等促進政策,將財政性支持由過去的直接出口補貼,前移到研發設計與生產、融資以及土地使用,或有針對性地后移到市場推廣、品牌打造與補償等價值環節。
二是要善于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積極推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自主品牌、持續發展”的模式,各級政府既要為非遺走市場化路子提供資金基礎和平臺支撐,還要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公司機構和民營企業對非遺市場化的介入,促進非遺元素與當代的消費需求、工業設計、時尚創意等有機結合,推動非遺與“互聯網+”、文化創意、文化旅游等行業跨界融合發展。
三是要善于發揮市場的決定作用。非遺能不能融入生活、走向市場,最終的決定權不是政府也不是傳承人,而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隨著近年來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實踐探索,非遺正由過去的生產性保護模式向開發利用模式轉變,基地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路子日趨顯效。當這樣的模式得到市場和從業者的認可,有越來越多的人視非遺為“謀生”手段時,傳統技藝自然會重新煥發生機,非遺的保護傳承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是要善于發揮眾創的空間作用。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引擎。同樣,非遺要活態發展必須融入生活、貼近時代、應時創新,才能更好地契合人們的審美情趣,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當然,進行創新要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然衍變趨勢一脈相承,需要傳承人群始終堅守“匠心”精神,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和養分,最大限度地還原非遺的傳統特質,讓古老的非遺重放異彩。
“讓非遺回歸生活,使其在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和傳承。”是完全符合非遺發展進步史的經驗總結,也是今天我們在不影響非遺正常傳承的前提下,讓可以流通的非遺項目成為“好生意”,讓傳承人過上“好日子”的“雙贏”之路。這種做法可以使傳承人從“走市場”中獲得效益,在無形中激發他們傳承的內在動力,實現非遺的有序保護和永續傳承。(作者王軍系四川省樂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調研員 )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