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性能源:人類進化的另一視角
在能源領域,存在一個“補償性能源理論”,人類所發現的每一種能源都存在著無法彌補的缺陷,對更加優質、高效的能源的追尋,注定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途。
文·胡森林
對于能源,人們最為關切的是,想方設法擺脫時空限制,把能源效益發揮到最大化,這種探索從未停止過。人類渴望得到更豐富、更密集的能源,這是人適應自身環境和追求物質進步的本能使然,讓特定投入獲取更多的能源回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樸素的能源意識,這是一種潛意識的“成本收益分析”。
從薪柴到煤炭,能源使用更加便利;從化石能源到清潔能源,能源系統趨向于環境友好。從低效到高效,從高污染到低污染,能源的發展越來越符合人性的需求。一方面,人性是好逸惡勞、趨樂避苦的,所以能源越來越便捷、越來越清潔;另一方面,人性又是不斷趨于完善的,馬克思說人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全面發展,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人類對自由、民主、公正、平等的追求一直存在,而能源發展也在暗合著這種趨勢和需求,“能源民主”“跨越能源鴻溝”“減輕能源貧困”等命題,都在凸顯著人類在能源領域追求平等正義的努力。
新與舊的對決
正是在這種內在驅動之下,人類在能源開發利用過程中不止一次地推動了能源系統的演替,具體表現不僅包括能源技術的進步,也包括能源結構、能源生產消費方式、能源體制、能源觀念上的重大變化。這種演替產生了巨大的推力,每一次能源革命都伴隨著一波工業革命,首先是產業和經濟革命,帶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然后是社會革命,推動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革,最后是文化革命,導致文化觀念體系的深刻變化。“每一個偉大的經濟時代,都是以新型能源機制的引入為標志”,《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這樣說。
里夫金預言,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將由能源革命推動發生。這場能源革命的基本內涵是,新的通信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相結合,形成能源互聯網,采用分布式能源采集系統,充分攝取散落在地球各個角落的微小可再生能源,通過氫或其他技術加以存儲,聚少成多,并通過互聯網和智能終端技術與他者分享,從而把集中式、單向、生產者控制的能源系統,轉變成大量分布式輔助、較少集中式以及更多消費者互動的智能能源共享網絡。
可以預想,能源互聯網一旦實現,人類將獲得穩定高效、清潔的能源供應,新的能源革命將進一步引發工業領域在制造水平、生產效率和產業組織形式方面的飛躍,由此人類將以一種協作的、民主的方式改變世界。這符合人類趨利避苦的本性,也符合馬克思筆下“全面發展”的進步方向。
但這一切是否像科幻小說一樣不靠譜?回顧歷次能源轉型的歷史,一種新的能源形態要成為主導能源,必須滿足規模化供應、技術過關、經濟可行、基礎設施配套這幾個必要條件。能源互聯網能夠充分利用分散的、多樣化的可再生能源,在供應規模上不會存在問題,技術方面目前也在不斷取得突破,未來最為重要的考量將是經濟成本。目前來看,以這種方式搜集能源的成本遠遠大于它的收益,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但是隨著技術進步、基礎設施建設所帶來的規模效應和邊際成本降低,天平終將逐漸向新的能源體系傾斜。
化石能源盡管不會枯竭,但獲取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在環境成本內部化之后,化石能源會日益昂貴。一旦新舊能源體系在較量中翻轉了成本的天平,“后化石能源時代”也將猝不及防地到來。就像人們曾經以為鯨油是取之不盡的,但在捕鯨船需要付出越來越大的努力來獲取鯨油時,人們似乎突然間發現了石油,而事實上,石油一直就在那里,只不過一直等待著在人類的能源成本收益分析中獲得首選位置。
終極能源悖論
能源互聯網是否會成為能源的終極形態?這一構想能否成為化石能源困境的終極救贖?這是一個讓人為難的問題。事實上,在一種新的能源體系出現之初,人們總是以為遇到了極大豐富的能源供應,直到有一天,發現新的挑戰橫亙在面前,比如發現煤炭無法作為內燃機動力且不能方便地注入某種容器,發現石油儲量減少而必須到更加遙遠、偏僻的地方去尋覓,人們開始尋找新的替代品。新生者總是比原有事物更具優勢,然而到目前為主,人類所發現的每一種替代物也都存在著無法彌補的缺陷。人類對更加優質、高效的能源的追尋,注定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途。
與其探討是否存在“終極替代”的烏托邦,筆者更愿意借用保羅·利文森的“補償性媒介理論”來理解這個問題。利文森用這個理論來說明人在媒介演化中進行的理性選擇,他認為,任何一種后繼的媒介都是一種補救措施,是對過去某一種媒介或某一種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補償,但這種補償又會產生新的缺陷。比如廣播是對報紙在聽覺上的補償,電視是對廣播在視覺上的補償,而互聯網、移動互聯網、AR/VR技術則進一步滿足了人類感覺、觸覺等多重身心體驗的需求,但這并不是終點。
這一規律并非獨存于媒體領域,在建筑、交通、飲食等方面也不難發現其蹤影,它是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多發現象與共性規律。換言之,為了滿足人的需求,技術將越來越完美,越來越人性化,這既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深層體現,也是對人性需求的深切回應。
在能源領域,同樣存在一個“補償性能源理論”,不管新的能源體系何時出現,以何種面目出現,都必然要求它更加重視人的潛能、人的需求、人的意識,但它不會是人類探索能源系統的終點。始終把人的問題擺在能源轉型的最重要位置上,依靠人的智慧和魄力去推動并實現這一轉型,這是目的和過程的合一,也是保證人不被技術所異化的重要依仗。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
文章來源于《能源評論》雜志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