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夢想家的相遇
李一戈
很多企業家在成功之前,都伴隨著巨大爭議。有爭議不要緊,只要事情做成了,全社會都只記得你的光榮;但如果失敗了,也絕不會吝嗇口水。比如,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萬達廣場就一直爭議不斷,不少人等著看王健林的笑話。但現在人家做成了首富,萬達模式也進入了哈佛商學院案例庫。
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夢想家,越是偉大的企業家,夢想越遠大,甚至離奇。不同的是,有些企業家把個人的夢想包裝成集體的理想,并窮盡一切資源達成之。但如果個人的夢想受挫,企業也會跟著受損,停滯、倒退甚至消失。
賈躍亭顯然是個懷揣綺麗夢想的企業家。如果他只是老老實實做樂視電視和樂視網,他會相當成功,但也將是個平凡的企業家。而當他將心中的夢想——樂視七大生態帝國描述出來時,巨大的爭議便隨之飆起,至今未有止歇。
說實話,當賈躍亭布局樂視體育,并以極高的價格購買若干體育版權時,我是驚訝的。就如同,黎瑞剛以80億買下中超5年版權(相當于同比增長20倍)一樣,像我這種門外漢,是讀不懂的。因為我覺得中超值不了這么多。
普通人理解不了,也正常,本來,成大事者,亦只有少數人。不過,樂視體育與樂視電視、樂視網,還是有很強的相關性,老賈這么布局,邏輯是說得通的,只是出手太過豪闊罷了。但當他遽然把手伸向智能汽車,我就只剩下震驚了。
如你所知,賈躍亭是將其在樂視網的個人股份質押后融資,再投入到非上市業務里。這固然是為了建立防火墻。但從去年10月底以來樂視暴露出來的問題看,股權和法律層面的防火墻,并未能隔斷幾大板塊之間資金的緊密聯系。
是的,備受質疑并困擾老賈的,正是樂視系的資金問題。
老一輩人講,做實業要看菜吃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這種按部就班的生產模式,是小富即安,談不上大發展。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講一個自圓其說的故事去融資,是流行做法。這種商業模式使得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成為可能。這為一大批夢想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跳出來看,賈躍亭布局的幾個板塊,都有著廣闊的前景。娛樂和體育產業,是資本看中的所謂消費大風口。也因此,它們的估值不能以常態衡量。智能汽車代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的方向,也是看得見的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只盯著當下的人們,是無法理解老賈的。
世俗的人們看不懂賈躍亭,就說他是一個鍋蓋,要蓋七口鍋。夢想再偉大,終究無法脫離現實。你看,黎瑞剛敢將中超版權估值瞬間拉漲20倍,是因為他有一個華人文化基金,并以基金為杠桿撬動數百億的資金;百度敢投巨資于自動駕駛,是因為它本來就有雄厚的資本積累,現金流充沛。但樂視網的現金流,人人看得見;靠一輪一輪的融資,能否承載樂視體育和樂視汽車實質上是賈躍亭的夢想?
尤其是,消息傳來,樂視投資的法拉第未來已經停工,樂視莫干山項目仍是一片荒地,賈躍亭的夢想已罩上了一層夢幻。
這時敢于投資樂視,就是投資賈躍亭的夢想,甚至是夢幻。只有夢想家才能理解夢想家,只有夢想家才會投資夢想家。扮演賈躍亭白武士角色的孫宏斌,正是一個有著傳奇遭遇的夢想型企業家,而且,他曾經甚至仍然是一個夢想家。因此,這是兩個夢想家的相遇與交融。
這個世界其實是夢想家在推動前進。在商業領域,夢想家是企業家商業精神的體現。早在10年前,我在分析順馳案例時就提出過,冒險精神是企業家商業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業家沒有冒險精神,任何企業都只能原地踏步。差別只在于,是理性的保守,還是激進的賭博,中間只隔著一層薄薄的防衛線。
商業領域的夢想家一旦成功,往往意味著科技的巨大進步。譬如,埃隆·馬斯克,就是一個典型的夢想家。他創造的特斯拉,是電動汽車的跨躍式進步;他創造的Space X,則可能標志著火箭回收技術的革命性突破。
孫宏斌透露,有董事問他,如果賈躍亭造完汽車又造火箭,怎么辦?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以老賈現有的夢想路徑分析,這是完全可能發生的。剩下的,只是股東和董事們愿意不愿意投資他的新夢想罷了。
有朋友說,平庸的人們——包括媒體——對于自己看不懂的夢想以及夢想家,能不能把嘴巴閉上?我說,不能。所有的夢想,都是在紛擾的聒噪聲里成長的;所有的夢想家,都是在庸人的茫然失措中登頂的。所有夢幻的不可抵達,它的意義也正在于此。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楊帆 SF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