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的那場貨幣改革冒險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5期)
p82
《貨幣大師:羅斯福和凱恩斯如何結束大蕭條,打敗法西斯,實現持久的和平?》
推薦指數:★★★★
作者:埃里克?羅威
(Eric Rauchway)
譯者:余瀟
出版:中信出版集團
作者簡介:
埃里克·羅威
(Eric Rauchway):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學教授,他的學術研究領域集中在進步主義時期與羅斯福新政時期的美國政治、經濟發展情況。
本書中,作者為讀者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為了拯救持續衰退的國內經濟,美國總統羅斯福與他的經濟政策顧問們充分運用貨幣政策杠桿,通過一系列的貨幣政策改革舉措,美國經濟不僅走出了大蕭條,還開啟了一段史無前例的長久的經濟繁榮時期,也正是在此期間,美國一躍成為統領世界的超級強國。
埃里克·羅威
1933年3月的華盛頓特區一片陰霾,冷雨瀟瀟。4日的這個星期六,富蘭克林?羅斯福正式成為美國歷史上第32任總統。民眾不顧陰冷天氣的阻撓,聚集在國會大廈,等待新任總統發表就職演講。
聆聽就職演講的美國民眾既對新一屆政府充滿了期望,同時也對時局感到深深的憂慮。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已逼近25%,生活無著的人們對政府喪失了信心,暴力事件在多地頻現。1932年的夏天,就連美利堅合眾國的武裝部隊也爆發了動亂。由于政府承諾的戰后補償遲遲未兌現,“一戰”的老兵們便聚集起來,發動了一場對白宮的“戰役”:一支由數千名失業的退伍軍人組成的“補償金遠征隊”被派到了華盛頓特區。他們在市內安營扎寨,要求聯邦政府兌現先前的承諾,給予他們生活上的救濟。
社會的動蕩還不限于此:千萬美國家庭因無力償還銀行貸款而被迫與他們的家園和農場訣別,上千家銀行紛紛宣告破產。儲戶對美元價值的信心之壩已經崩塌,他們不斷地將手中的紙幣兌換成黃金。面對擠兌風潮,美國聯邦儲備體系已處在崩潰邊緣。
為了平復社會中彌漫的恐慌,羅斯福總統在就職演講中呼吁美國民眾重振信心,迅速行動起來應對危機。他提到,“唯一值得我們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一種莫名其妙的、喪失理智的、毫無根據的恐懼,將人轉退為進所需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接著,羅斯福總統還向美國民眾承諾銀行家將不再干預華盛頓的決策工作。
在羅斯福的就職演說臨近結尾時,他提到了一項關鍵的“施政方針”:國家將向市場注入“充足而健康的貨幣供給”,而這也成為他上任后的第一項工作。為了讓“貨幣兌換商”不再為一己私欲而損害公眾利益,羅斯福總統將要打造一種全新的美元。
正當美國民眾在為新總統就職而舉行慶祝游行與舞會之際,白宮里的工作人員已開始了緊張的工作。為挽救全國的金融體系,新抵華盛頓的民主黨人與即將卸任的共和黨人開始進行合作,商討方案,草擬法令。
就在就職演說隔天的深夜,羅斯福總統已做好簽署一道行政指令的準備,但聯邦儲備委員會的首席法律顧問沃爾特?懷亞特(Walter Wyatt)在這時阻止了他。懷亞特解釋說:“今天是禮拜日。如果總統在主日簽署法令,恐怕有損就職演說中提到的對基督教的篤信。簽字可以暫放一下,反正很快就到周一了。”正是在這份周一簽署的指令中,美國聯邦政府發布了“全國銀行歇業休假公告”,禁止銀行在歇業休假期間對外支付黃金或進行外匯交易。
公告發布兩天后,羅斯福告訴記者,該公告并非只是一時的應急舉措,它為一個嶄新的、永久性的貨幣制度開啟了新篇章。在新的貨幣制度下,政策制定者被授予了調控市場中貨幣供給量的權限,以期借此帶領經濟徹底走出大蕭條的陰霾。緊接著,3月12日,在羅斯福就職首周的最后一天,他通過廣播與美國民眾進行了直接溝通,而這也是日后一系列“爐邊談話”的開端。在談話中,羅斯福總統向民眾闡釋了他的貨幣政策。他說道:“在我們對金融體系進行重新調整的過程中,有一個因素比通貨、比黃金更重要,這就是公眾的信心。信心和勇氣是幫助我們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
在羅斯福看來,經濟復蘇的重要性遠高于穩定美元幣值。至1933年夏末,羅斯福總統已向公眾明確解釋了他的貨幣政策方針:市場中的貨幣供給不再取決于國庫中的黃金儲備,當局將根據國內的物價水平與就業水平對貨幣供給進行相應調控。另外,只有當上述這些經濟指標回歸到了合理區間后,政府才會將視線轉向外部均衡,為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而采取穩定美元匯率的舉措。
隨著金本位制在美國開始走向終結,當局對貨幣的管控開始突破黃金的約束。對于美國民眾而言,他們無須再擔心國家為了維護金本位制,而以犧牲經濟發展動力和人民利益為代價。他們應當相信,美國政府會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合理地調控貨幣供給。
其實,早在1929年股市崩盤之前,消費者就已開始收緊開支,零售商為了刺激市場需求,不得不調低產品價格。然而適得其反的是,更低的價格令潛在的買家寄望于價格的繼續下跌,進而選擇推遲消費。持觀望態度的人越來越多,消費疲軟,市場因之陷入混亂。
到了羅斯福總統就任的1933年,導致美國經濟深陷泥潭的癥結已昭然若揭。問題不在于企業沒有能力進行生產,而是價格的問題導致市場喪失了活力。通貨緊縮導致即便商家一再調低商品價格,總需求仍不見起色。人們大多選擇持幣觀望、收緊支出。在當時,雖然工廠的工人仍可以生產出高質量的商品、農田里的收成也甚是喜人,但是價格的持續下跌導致生產企業和農戶失去了開展生產的動機。即便忍饑挨餓,工人和農民也不愿做這賠本的買賣。
在經濟疲軟、內需不振的形勢下,羅斯福總統打算利用他的美元政策應對通貨緊縮。雖然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令民眾預期價格將進一步下跌,但是,如果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調整市場對于美元價值的預期,那么這將為價格下跌踩下剎車,甚至扭轉乾坤。這樣一來,價格上漲與美元貶值的預期,將令消費者和投資者愿意與他們手中的錢告別。市場活力被喚醒,經濟的引擎將被重新發動。
事實上,在羅斯福上任首日,市場預期就已出現轉變,價格開始回升。羅斯福總統將他的政策目標清晰地傳達給了美國民眾,并果斷地貫徹起了各項工作方針。在其任職的12年里,貨幣政策的主導權被牢牢地掌控在政府手中,而羅斯福對貨幣政策的靈活運用也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復蘇和發展。歷史學家查爾斯?比爾德(Charles A. Beard)在羅斯福總統的第二屆總統任期內對其做了如下評價:“不論人們如何看待羅斯福總統在執政期間的表現,其政策的一致性一直是為人稱道的。這些政策有一個明確的共同目標:首先需要提升國內物價水平,其次才是穩定美元幣值。
羅斯福總統帶領美國人民走出了金本位的桎梏,這看似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實則是一個嶄新時代的開篇。”
(本文節選自本書引言,有刪改,標題為編者所加)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