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參建首條民資控股的高速鐵路
文章導讀: “保險+投資”雙輪驅動是復星的經營戰略。復星集團副董事長梁信軍公開表示,2016年上半年復星集團在負債結構、資產運營層面持續優化,持續秉承“保險+投資”雙輪驅動的核心戰略,深耕保險細分市場、持續發掘C2M投資機會并尋找高增長新興市場的投資機遇。
p66-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中國經濟周刊》視覺中心 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I 攝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中國經濟周刊》視覺中心 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宋杰 程子彥 | 上海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3期)
今年年初,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對外公開了對股東的一封信,其中描繪了復星的互聯網醫療戰略布局:布局傳統醫療和互聯網醫療,整合資源,推動醫療領域的“獨角獸”戰略。
“保險+投資”雙輪驅動是復星的經營戰略。復星集團副董事長梁信軍公開表示,2016年上半年復星集團在負債結構、資產運營層面持續優化,持續秉承“保險+投資”雙輪驅動的核心戰略,深耕保險細分市場、持續發掘C2M投資機會并尋找高增長新興市場的投資機遇。
復星今年下半年動作不斷,其投資的國內首個擁有互聯網保險全國經紀牌照的保險服務平臺“大特保”推出了一款高端特需醫療保險。此外,復星旗下的星景資本參與投資了杭紹臺鐵路PPP項目。
“特需醫療保險”應運而生
復星為什么投獨角獸企業“大特保”?這要從“大特保”能為復星帶來什么說起。
“大特保”創始人周磊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市場變化是嘗試與公立醫院合作推出高端醫療產品的主因。他告訴記者,高端醫療保險覆蓋的用戶群最早是在中國工作或定居的外國人,之后慢慢覆蓋到了海外派駐中國的華人。針對這些在國外待了很多年再回國就業的人群,大部分企業都會給其購買個人保險。由于這類保險對支付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參保對象一般會傾向于選擇和睦家、Parkway Health這樣的外資醫院,差不多每年的保費在2萬~3萬元左右。
據周磊回憶,當時這類參保人群還比較少,每個企業就是幾個人。但隨著市場的變化,外派人群在慢慢擴大,企業再不可能承受如此大的支出,個人保險也開始出現更多元化的需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保險公司來說,保險成本結構也發生了轉變。本地公立醫院特需門診的就診費用要比外資醫院低得多。以腸胃鏡為例,在Parkway Health大約需要3萬多,在公立醫院的特需部則只需3000~4000元。
人群結構、人群需求以及競爭環境的變化,導致市場呼喚一個基于本地頂尖公立醫院特需門診的“高端醫療險”產品出現,且該產品對于支付能力的要求也較以往有大幅度降低。“最好將保險費用控制在1萬元之內,同時還要保持高標準的服務。這樣一來,同樣的服務就限定在了公立醫院的特需門診。”周磊說。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特保”與上海瑞金醫院特需醫療保健中心合作,打造了“大特保·特需醫療保險”。推出這個產品,需要打通保險和醫療兩個行業,重新去做保險費用的定價。之前市場上的高端醫療險定價,基本都是參照外資醫院的做法。“大特保”要重新做定價,就需要公立醫院的配合。
“關于產品的定價,我們需要知道公立醫院的大數據情況,比如每年有多少病人、每個人每年門診是多少次、每次門診平均的花費是多少、其中的掛號費是多少、檢測費是多少、有多少人住院、每個人在不同科室的住院時長、平均的住院費是多少等等。我們的精算師團隊會根據這些大量的信息把保險費用算出來。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得到醫院的配合。”周磊告訴記者。
用互聯網深入改造傳統保險
近兩年來,社會資本各顯神通,通過直接開設、強強聯手、收購股份等方式介入保險業務的案例層出不窮。8月3日,復星國際發布公告稱,由復星集團發起設立的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保監會的正式批復,批準在廣州籌建,注冊資本金為5億元。而復星對“大特保”的布局則更早。
2015年7月,獨角獸企業“大特保”A輪融資的投資方為策源資本、平安創投以及復星集團昆仲資本,昆仲資本為領投方。今年2月,“大特保”B輪投資為臺灣投行中華開發領投,策源資本和昆仲資本等老東家跟投。今年7月,中華開發領投、昆仲資本跟投,“大特保”完成B+輪融資。此輪融資結束后,復星成為“大特保”第三大股東。
復星昆仲合伙人楊紹東表示,大健康產業是復星的重點,保險是復星的重中之重。傳統保險市場痛點多、價值鏈長,存在互聯網深度改造的機會。“我們希望通過資源的整合,聯合線下的醫院、線上的醫療資源、保險的資源,更快地跑通整個健康生態閉環,盡快地做好用戶引導和市場培育工作,迅速建立起大特保的優勢。”
他透露,在模式上,復星比較看好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深入改造到保險的各個業務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塑保險價值鏈的公司。而“大特保”無論從精算、產品設計,還是市場推廣到服務,都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優勢,重新進行分解和重構,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習慣。“此外,鑒于保險行業的高壁壘和強監管,我們希望投資的團隊是跨界的,同時具備非常強的保險基因和互聯網基因,而事實上這類優秀團隊是不多的。”
參建首條民資控股的高速鐵路
記者注意到,在全面推進大健康戰略布局的同時,復星開始把觸角延伸到了公共服務建設領域。日前,復星牽手吉利、萬豐,與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等正式簽訂了“杭紹臺鐵路PPP項目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我國擁有了首條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速鐵路——杭紹臺鐵路。
記者了解到,此次杭紹臺高鐵項目總投資規模預計達462億元,是國家首批引入社會資本的8個鐵路示范項目之一。項目預計2016年12月25日先行段開工,2017年6月30日全面開工,預計工期4年。項目建好后,從杭州出發一個多小時就能直達臺州。
復星集團方面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有效基礎設施投入還有很大空間,比如地鐵、高鐵這些能夠大大提升城市功能效率的基礎設施人均占比與發達國家比較還有一定差距。正因為這些機會的存在,再加上我們的政府、國企、民企共同擁有的那份‘家國情懷’,將各個部門的優勢資源匯聚在一起,所產生的力量和空間是巨大的。”
萬豐集團方面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萬豐參與此項目的目的是為了響應浙江省委省政府‘浙商回歸’的號召,反哺家鄉,從這一點上三家企業的目標是一致的。”
據悉,復星集團成員企業、復星地產旗下星景資本將與各方共同推動杭紹臺高鐵項目的實施。資料顯示,星景資本成立于2013年,專注于中國城市園林景觀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截至目前,星景資本在全國范圍內PPP儲備項目規模達到近5000億元,覆蓋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等多地。
對于在“杭紹臺”鐵路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星景資本方面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基于不同的體制背景,在項目的具體推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實際性的問題,因此,我們在與政府、省交投、鐵路總公司進行PPP公私合作的過程中,要重點克服的是不同體制下的參與者如何實現更好的協同合作的問題。”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