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繼出訪巴基斯坦和參加萬隆會議之后,5月7日—12日,習近平主席今年第二次出訪向西、向北繼續延伸,包含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等三國,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又一次重要舉措。
一帶一路大家談
【熱點觀察】“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合作空間巨大
中國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三國的雙邊關系目前處于最好的時期之一,雙邊合作既有市場基礎,又符合共同利益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周密
繼出訪巴基斯坦和參加萬隆會議之后,5月7日—12日,習近平主席今年第二次出訪向西、向北繼續延伸,包含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等三國,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又一次重要舉措。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間的經貿合作空間有望獲得更大拓展,為絲路經濟帶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區域經貿合作進入快速發展期
中國與俄白哈三國政府關系良好,創造了較好的經貿合作環境。企業開展互利合作需求旺盛,行動較為積極。
近年來,中國與三國經貿往來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經貿業務合作規模基本呈現三級階梯分布。2014年,中國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分別進口貨物415.6億美元、97.0億美元和7.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0%、減少39.5%和增長27.2%;中國對三國的出口貨物分別為536.9億美元、127.2億美元和11.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2%、1.4%和27.4%。除中國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出現負增長外,中國與三國的雙邊貿易均保持增長,部分貿易額增長還達到了兩位數。2014年,中國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礦物燃料油價值45.7億美元,同比減少了54.6%,在進口總量的占比中也從上年的62.8%降至47.2%。隨著2015年全球油價逐漸企穩并連創新高,中國從哈薩克斯坦的進口預計恢復增長空間。
伴隨貿易的增長,中國與三國間經貿合作方式不斷發展,投資、工程、勞務合作等業務發展迅速。對外投資統計公報及其他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2013年對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的投資流量分別為10.2億美元、8.1億美元和2718萬美元;完成營業額分別為13.7億美元、29.2億美元和16.5億美元;2013年末在外人數分別為1.5萬人、6109人和1598人。
“一帶一路”創造巨大合作空間
2015年是“一帶一路”戰略從倡議轉變為實際行動的元年。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真正產生實際成效離不開沿線國家通過共商、共建、共享實現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中國與俄白哈三國都對深入開展“一帶一路”下的合作需求強烈,而“一帶一路”本身所提出的諸多理念符合各方需求,且可以創造更大的發展和合作空間。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路徑,中國與俄白哈三國確定符合各方需求并能夠有效發揮要素稟賦優勢的合作模式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在頂層設計和全局謀劃的引導下,中國與俄白哈三國的經貿合作在鞏固傳統優勢領域的同時,開啟了新的領域。事實上,“一帶一路”并不是要開啟全新合作空間,而是在用好現有基礎條件的同時尋找新的、更大的機會,并進一步促進合作的產生。
3個國家之中,俄羅斯地域最為遼闊,能源產業和重工業相對實力較強;哈薩克斯坦的采礦業和加工工業比較集中;白俄羅斯則在機械制造業、化學和石化工業等領域力量較強。相比而言,三國的其他產業相對較弱,對通過國際貿易實現要素互補的需求,需要更多層面、更廣闊范圍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即伴隨著國際分工的調整和要素的優化配置。
如果能夠有效實現習主席提出的“五通”,就可以為各類要素資源稟賦的跨境流動創造高水平、更便利的發展環境。
p23
政策溝通需要繼續加強。伴隨領導人訪問,國與國之間多部門的政府合作勢必得以增強,在區域經貿活動中減少摩擦,并通過區域合作規劃的共同編制,面向未來協商解決沖突和矛盾。
道路聯通是跨境經貿和人員流動的硬件基礎,未來重點發展的關鍵項目包括中俄高速鐵路、哈薩克斯坦經歐亞大陸橋到東端出海、油氣管道和工業園項目。其中既有原有通道的標準調整和對接,也有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的來講,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利于區域內物流,改善中國與俄白哈間經貿關系,但因為投入較大往往需要政府的力量。
貿易暢通是區內國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適應國際分工的重要結果,其管理模式和流程都屬于政府控制的范圍,三國之間以及三國與中國間創新和提升的空間較大。
資金融通是區內國家的共同需求,可以彌補各國自身金融資源的不足。現有的貨幣互換和結算機制尚無法充分滿足貿易結算和投資需求。若能夠充分推動人民幣“走出去”,有助于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性,降低貿易受美元等外部貨幣的影響。
民心相通含義豐富,有望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減少區內交往的障礙,促進相關經濟、文化活動的發展。
加強制度性安排,推進務實合作
習主席的出訪無疑會將中國與三國間的關系繼續推向前進,經貿領域的市場整合和業務發展。中國與俄白哈三國的雙邊關系目前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雙邊合作既有市場基礎,又符合共同利益。應盡量在處理雙邊關系中由政府更好建立制度性安排,為市場發揮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創造條件。
以俄白哈三國為主體的歐亞經濟聯盟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促進三國要素市場和消費整合的同時也對其他國家樹起了“高墻”。作為首個與歐亞經濟聯盟探討合作的大國,中國享有先發優勢。加快推動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的經貿合作協定有助于為市場要素的跨境流動創造更好的條件,在雙邊貿易、雙向投資、資金和人員跨境流動上為各方創造更好的平臺和更多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制度性經貿協定的安排會以更為明確的方式,為解決企業投資過程中遭遇的壁壘和其他障礙提供解決問題的渠道,通過明確的爭端解決機制維護相關方利益,促進市場競爭的良性有序。
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未來一段時期的重點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俄白哈三國均處于這一區域。推動與三國間的雙邊協定,有助于根據各國特點和需求簽署更為靈活的經貿合作協定,推動降稅,促進服務業市場的進一步開放。
毋庸諱言,經過與中俄民間貿易灰色清關處理等事件,中國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可能受到打擊。圍繞“一帶一路”建立更為完整有效的制度性保障,有助于幫助企業重拾投資和貿易信心。雙邊制度性安排有助于企業在更廣區域重新考慮產業布局和生產要素配置的模式,在油氣、礦產品等領域探索更多的開采加工環節貼近產地的方式,以發揮雙方各自優勢,創造更多的本地就業機會和稅收,提高中國與三國貿易產品的附加值。隨著服務業市場開放程度的提升,金融、技術轉讓等不僅自身得以快速發展,還能夠為貿易活動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撐和保障。
此外,可以探索改變傳統上政府大包大攬的方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鐵路、公路、通訊等成本巨大但效益明顯的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會因為政府的“背書”而更具吸引力,而信息流動、物流效率的提升反過來又會對跨境經貿活動產生促進作用。轉變傳統的政府“包辦”的做法,鼓勵社會資本的參加既可以減少政府的行政成本,又可以探索市場化的運營模式,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適度留有余量,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提高管理效率。
歐亞經濟聯盟
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內經濟一體化項目歐亞經濟聯盟的前身是俄、白、哈三國建立的關稅同盟。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國總統簽署《歐亞經濟聯盟條約》。根據條約,歐亞經濟聯盟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實現聯盟內部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推行協調一致的經濟政策。
歐亞經濟聯盟2015年1月1日正式啟動。從當天起,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三國公民在歐亞經濟聯盟任何一國就業不再需要獲得專門的工作許可。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目前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三國。今年1月2日,亞美尼亞加入歐亞經濟聯盟。目前,吉爾吉斯斯坦和越南都表態愿加入歐亞經濟聯盟。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