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張茜、通訊員李君、實習生張倫雯)76份鑒定委托書中,只有3份隨寄來的產品、標牌、質量證明書等經廠家鑒定結果為正版產品,其余均涉嫌造假。去年,鄂鋼平均每5天收到一份來自全國各地的產品鑒定委托書。
昨日,鄂鋼營銷公司用戶服務科負責人姜翠紅又寄出一份鑒定回函,此前,云夢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執法過程中發現商家涉嫌假冒鄂鋼產品的行為,請求鄂鋼予以鑒定。
鄂鋼營銷公司經理艾兵表示,鄂鋼產品因質量過硬廣受市場好評,也成為不法商家爭相假冒的對象,鄂鋼飽受“李鬼”之苦。他介紹,產品銷售地的質監、工商部門發現涉嫌假冒鄂鋼產品后,會聯手廠家打假,給鄂鋼發來鑒定委托書,回復委托鑒定則成為鄂鋼協助打假的主要工作。
從鑒定委托書來自的區域分析,省內最多的是仙桃,去年共有11份;咸寧、云夢、潛江、麻城等地次之。從涉嫌造假的產品種類來看,要求鑒定最多的是鄂鋼的拳頭產品螺紋鋼,共計55份,占72.4%。
姜翠紅介紹,從鑒定委托書分析,假冒鄂鋼螺紋鋼產品的形式主要是仿冒鄂鋼產品標識標牌、偽造產品質量證明書等。有的企業甚至直接在產品上刻上鄂鋼標識“EG”。
書面委托鑒定書只是一部分,鄂鋼每年還接到詢問產品真假的電話不計其數。不方便取證寄樣品時,鄂鋼通常會派技術鑒定人員到當地協助調查,每年要耗費大量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企業維權成本太高,而假冒偽劣屢禁不止。辛辛苦苦創下的品牌該如何保護?”艾兵呼吁,職能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記者手記
警惕劣幣驅逐良幣
現實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并不鮮見。
如,山寨貨因價格便宜反而銷路更好,正品市場空間受擠壓;按秩序排隊往往不如“加塞”的,遵紀守法反而要比破壞秩序者付出更大成本等。
鄂鋼的遭遇并非偶然。“劣幣驅逐良幣”這一消極法則正在蔓延,不加以制止,可能出現的局面就是,嚴格按相關標準進行生產的企業越來越少,最終傷害的不僅是消費者,更是行業、區域的發展生態。
如何讓誠信者安心經營,讓違法者寸步難行?市場呼喚更嚴格、更有效的監管。 (張茜)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