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倩
為了短期利益最大化,南京一家民間機構利用購房消費券打起了廣告。具體的操作方式極為簡單:假設開發商支付20萬元的廣告費用,那么該機構將“免費”在網上限量發行一定數額的購房消費券給意向購房的網友。然而,這一套程序下來,鮮有開發商“上鉤”,這也讓該機構在當地購房券的“比拼”中輸了一大截。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足以令人看出購房消費券背后潛在的風險,雖然這一商業形式目前看來依然方興未艾。
在房地產市場2007年的瘋狂戛然而止之后,之前只漲不跌的市場越來越向傳統商業靠攏。在傳統商業中,除了已經被開發商效仿的打折促銷,消費者每年都可以通過每個商家所印制的“抵用券”獲得心理上的快感,但這在房地產市場中仍是空白。所以,購房消費券的出現引發購房者的興趣也在情理之中。就購房者而言,隨著供求關系的逆轉,可以通過購房券獲得額外的優惠。
開發商也默認了購房消費券這一偽命題的存在——在其依然羞于降價,或是找不到降價的臺階時,購房消費券可以成為其高房價的“遮羞布”,借助這種營銷手段,他們并不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便可吸引來更多的客源。
作為發放購房券的機構,各自揣著不同的想法,卻也是在利用不同的資源為自身牟利。
對于這種由購房券所引發的新的購房熱情,政府部門也多表示出贊成的態度——在目前的光景下,任何一種可激發購房欲的做法都是值得一試的。他們的支持又反過來給購房者帶來更大的信心與熱情。
于是,購房者、發券機構、開發商和政府都成了購房消費券產業鏈中的一部分,缺一不可,足以成就這一原本“子虛烏有”的東西。
但是,誰也不能將這些形形色色的購房券一巴掌打死。因為無論這些購房消費券以何種形式存在,他們都給買房的人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實惠;開發商只需要做出一小步的讓步,就可以增加其銷售數字。
這是一場“商業秀”,借著其實并不存在的“券”,各方還可以借著戲臺子吸引些眼球。但是又不可否認,購房消費券僅是短期內可以存活的產物,當購房者對于這一新鮮事物的熱情散盡,令人眼花繚亂的購房券還有多少可存活的空間?再退一步,假設膠著的市場真的回暖,那么精明的開發商不會允許任何讓利的方式存在;假設市場繼續下行,小額的購物券更不如大幅打折的刺激來得更大。
第一財經日報同日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