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巧的構思與布局
我們反對一種內容只能套用一種相對應的固定的模式來表現,但我們卻不能完全無視事實上這種模式的客觀存在。不然的話,我們的節目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經常大面積出現落入俗套、千人一面的現象。值得引起我們重視和思考的是,這種現象的產生,恐怕與要表現某類題材最終回避不開一些必需的元素是直接相關的。譬如講到改革開放,無論如何都要涉及到政策的出臺背景,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國內的國外的,等等;決策實施后的影響與效果;給人們思想、工作、生活帶來的系列變化;有時在可能的情況下還要交待決策的過程甚至是一些逸聞趣事等。
運用不同的素材固然是形成區別的重要條件,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角度講述,也有加以區別的意義。但如果結構類似,仍不免雷同。特別是在我們現在已經基本形成重大主題似乎只能用宏大敘事來表現的思維定勢的情況下,似曾相識的局面更難避免。這時,如何精心調整結構布局,巧妙地把各種必要元素合理地組織到一起,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高興地看到,《激蕩:1978-2008》在片子的結構布局方面做了精心的設計。盡管大題材應該涉及的重要元素應有盡有,但經過用“見證人”客觀描述和以人代事敘述的方式加以區隔,整部片子節奏明快、流轉順暢,絲毫沒有通常所謂大片刻意營造的儀式感給人帶來的精神重負。片子以旁觀式的客觀敘述為主、以介紹國內重大經濟事件和人物為主,輕松而不乏張力、充分而留有余地的表達方式,極易給觀者留下深刻印象。
這其中,片子圍繞“詮釋對過去30年中國成長基本經驗、特征的體驗”、“回憶過往30年印象最深刻的事”以及“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因素、中國未來取得成功的力量”三個問題設問,通過近百位中國經濟改革風口浪尖的“見證者”以獨到的眼光、理性的思辨與對事實的執著進行零距離的觀察,編織中國經濟30年的輝煌圖景,明顯起到了揭示現在、了解過去、寄望于未來的作用。另外,作為《激蕩:1978-2008》的重要環節,第一財經設置了邀請百位中國頂尖的商業領袖、社會名流與財經“見證者”共同完成“命運拼圖”的網絡環節,通過讓他們回答10個撞擊心靈的問題,呈現不同時代印記的個性人物,揭示獨特時代背景下各種人物的命運與心路歷程,進而啟發和幫助觀眾一起找尋當年共同的“時代記憶”。
尤其令人稱道的是,整部片子采用了編年體體例,一年一集。在每集的最后,配有用幾句話寥寥代過卻圖文并茂的關于當年國際重大事件的記錄。篇幅不長,卻準確而醒目地勾勒出中國在世界經濟版圖上的坐標位置,催人舉一反三,令人浮想聯翩。
凡此種種,無不顯示出創制者的匠心獨運和對創新、超越的孜孜追求。而這種努力的結果,就算是沒有轟動一時的大人物出場,仍會給人不落俗套的感覺。客觀、深思、寬容的創作態度。
一部以反映歷史為主的紀錄片要想在觀眾中立住腳,必須依靠兩點,一為史實,二為觀點。史實要可靠,觀點要公正。史料再多,如觀點偏頗也不能服眾。對“勝者”一味吹捧,對“敗者”一概抹殺,是不能取信于民的。作為過來人,我想每一個人都會對從那時到現在整個社會和人們思想認識的巨大變化印象深刻。
這里,我想引述本片編劇吳曉波在其著作《激蕩三十年》中的一些段落,便于我們對改革開放之前與之初的狀況進行一番梳理。他在書中寫道:“在過去的20多年中,世景變遷的幅度之大往往讓人恍若隔世。有很多事實在今天看來竟是如此的荒謬和不可思議,在1983年之前,政府明令不允許私人買汽車跑運輸,一個今天已經消失的經濟犯罪名詞—‘投機倒把’在當時是一個很嚴重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