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奶價上漲養奶牛為什么反倒虧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06:01 浙江日報
最近一段時期,乳制品市場漲聲一片,而奶農卻叫苦連天,不少地方甚至出現了殺牛現象。本報“阿農熱線”前段時間也刊登了東陽一位奶農要求出售壯年奶牛的消息。奶牛養殖效益為什么會下滑?面對市場波動,奶農又該如何應對?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走訪了省畜牧獸醫局有關專家。 據省畜牧獸醫局統計,自去年以來,我省奶牛飼養數量持續下降,到年末,全省奶牛存欄7.61萬頭,比2005年末減少4300頭,下降5.3%;今年上半年,全省奶牛存欄又減少了6800頭,下降15.9%。 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戴旭明認為,原因是奶牛飼養綜合成本上升太快,奶農不堪重負。據調研了解,今年的奶農綜合生產成本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至20%,其中主要飼料原料玉米從1.44元/千克提高到1.74元/千克,上漲20.8%;豆粕從2.24元/千克提高到2.60元/千克,上漲16.1%;奶牛養殖重鎮——金華市金東區的干稻草從12元/擔提高到23元/擔,上漲近一倍;雇用夫妻2人的人工工資從1500元/月提高到2200元/月,上漲46.7%。而牛奶收購價格只提高0.15元/斤左右,養殖效益快速下降,以前奶農出售一頭小牛(也就是后備母牛)可增收2000至3000元,而近兩年來后備母牛無人問津,奶農失去了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由于飼養成年產奶牛已無利可圖,而奶農培育一頭后備母牛直到產奶需要25個月左右時間,投入近1萬元左右的成本,資金壓力非常大,散養戶紛紛以每頭300元左右價格殺掉剛出生的小母牛賣肉。據金華市統計,全市28866頭奶牛中,成年母牛已占80%,后備母牛只占20%,比正常情況下后備母牛應占35%的比例下降了15%。加之奶農加快了成年母牛的淘汰速度,專家預計,一年后全省將會出現后備母牛難以為繼的斷檔現象,全省產奶總量將會迅速下降,而奶牛較低的繁殖率和較長的生產周期不可能在短期內恢復相應的生產能力。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我省未來幾年內很可能會出現奶源緊缺的情況。 針對奶牛養殖面臨的困難,戴旭明指出,目前廣大奶農要穩定情緒,理性對待。波浪形的起伏波動是農產品市場的普遍規律,熬過低谷,就能迎來美好的春天。前兩年,肉豬養殖效益差,全國范圍內生豬養殖規模急劇滑坡,導致現在豬肉供求關系失衡,豬肉價格高漲。養奶牛要以肉豬為前車之鑒,避免大起大落。 專家建議,目前奶農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依靠科技,挖掘潛力,努力降低養殖成本。我省奶牛所吃的粗飼料目前主要依賴北方,運費成本高。事實上,我省稻稈資源豐富,經過加工,可以部分替代北方牧草;一些奶牛養殖場可以利用牛糞肥料,自己種植牧草和青貯玉米,減少現金支出;啤酒糟、豆腐渣等下腳料也可以充分利用。 二是不要恐慌,盡量保住元氣。現在政府部門已經看到奶牛業面臨的困難,正在研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據省畜牧獸醫局了解到的信息,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已經有初步方案。估計不久后,我省奶農就能享受到扶持規模養殖、進行良種補貼等實質性政策措施。 三是注意疫病防治,千萬不要因為效益不好而疏于管理。奶牛是結核病和布魯氏病的最易感動物,而且很容易傳給人。按照規定,得了這兩種病的奶牛必須撲殺。奶農不要因此而加劇損失。 最后,專家提議,乳品加工企業要多照顧農民兄弟的利益,將乳制品漲價的利潤盡可能多返還一些給農民,與養殖戶共渡難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