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城鄉一體化助推經濟最佳效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15:19 中國產經新聞
新型集體經濟成最大亮點 城鄉一體化助推經濟最佳效益 本報記者 李敏康報道 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在召開政府工作會議、部署經濟發展時都將統籌城鄉經濟、推進城鄉一體化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加速城鄉一體化既是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破解三農問題的關鍵鑰匙。 而目前,全國大多數城市都呈現出大城市帶大郊區,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的局面。國家發改委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目前,試點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為探索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之路給予了積極的提示。 加快發展的“助推器” 事實上,城鄉一體化的思想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產生了。我國在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在80年代末期,城鄉之間隔離發展,各種經濟社會矛盾出現,城鄉一體化思想逐漸受到重視。近年來,許多學者對城鄉一體化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研究。 社會學和人類學界從城鄉關系的角度出發,認為城鄉一體化是指相對發達的城市和相對落后的農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壘,城鄉經濟和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與協調發展,逐步縮小直至消滅城鄉之間的基本差別,從而使城市和鄉村融為一體。 經濟學界則從經濟發展規律和生產力合理布局角度出發,認為城鄉一體化是現代經濟中農業和工業聯系日益增強的客觀要求,是指統一布局城鄉經濟,加強城鄉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協作,使城鄉生產力優化分工,合理布局、協調發展,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而更多的學者認為,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規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政策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改變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在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國民待遇上的一致,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它既是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重大舉措。 成都市探索新模式 據《人民日報》8月23日報道,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此前的幾年間,成都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設立,為成都統籌城鄉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 報道稱,2004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意見》,隨后陸續發布50多個配套文件,涉及城鄉規劃、戶籍制度、鄉鎮機構改革、產業布局、公共財政、就業社保、教育培訓、醫療救助等方面。隨著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實,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有所緩解,新型城鄉管理體制開始建立。主要表現為,失地農民得到妥善安置,農民收入有所增加,公共服務延伸到農村。 據報道,成都市目前共規劃建設了600個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27萬農民陸續住進這樣的社區。 成都城鄉一體化戰略的思路主要是以“三個集中”為突破口:工業向園區集中,實現工業與環保的協調發展;農民向城鎮集中,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土地向業主適度集中,促進農業集約化經營。 公共服務在農村也同樣受到重視。幾年來成都市政府對農村的教育、醫療和農村社會保險制度做了巨大的投入和支持。 2006年,成都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05元,比2002年增長45.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2002年的2.66∶1縮小到2006年的2.31∶1,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遏制。 新集體經濟是亮點 從成都的事例不難看出,要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促進農民增收,就必須解決一家一戶小生產面對千變萬化大市場的矛盾,建立農村與城市同步增收機制。相關專家指出,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將有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主要特點是,以產權為核心,在農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集中、集約發展,解決了分散的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完善集體經濟與農民之間的利益連接機制,產權明晰、責任明確,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主要思路是,工業應向集中發展區集中,按照規劃和集約利用資源的原則集約發展工業,形成集聚能力,為農民轉移提供就業崗位;農民向集中居住區集中,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不僅為土地規模經營創造條件,更改變其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通過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在一些經濟比較落后,通過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工程、農村發展環境建設工程和農村扶貧開發工程,帶動農業、農村全面發展和農民增收。 可以預見,按集中的思路規范土地流轉,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土地資源。遵循產業集聚、人口集中、開發集約的原則,可以改變不少地方存在的遍地開花、低水平重復建設和農村亂占亂用、亂修亂建的現象,既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又大大降低了建設和公共服務成本。 另外,經過調查可以確定農業優勢產業,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優化產業布局,著力形成具有特色和競爭優勢的農業產業帶,為各地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明確了方向。 有專家表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以市場化配置資源為核心,以保障農民利益為基本原則,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真正解決農村小生產對應大市場的矛盾,將實現農業的社會化、市場化和農民的持續增收。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