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農民工集中地義務教育負擔沉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07:36 經濟參考報
晉江市是福建省吸納農民工最多的地方,早從2002年起,晉江市就開始將外來農民工子女納入全市統一的義務教育保障體系,實現了本、外地生無差異就學。本外“雜處”、公平就學受到了外來工的極大歡迎,目前外來工子女已占到晉江市在校生的半壁江山,“生不分地域”的教育新格局在晉江初步形成。 但記者近日在福建、廣東一些地方調研發現,各地在落實流入地、公立校“兩為主”政策方面存在較大懸殊,并形成了認真執行者“不堪重負”、敷衍對付者“一身輕松”的不公平現象。一些專家認為,在農村小學初中將全部免收學雜費的新背景下,一些農民工集中地將因貫徹“兩為主”背上更為沉重的教育經費包袱,當前應加大對這些地方義務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基于流動人口的教育轉移支付制度。
晉江市是福建省經濟最為活躍、財政狀況最好的縣級單位,2006年晉江市財政總收入48.6億元,其中地方本級收入21.2億元,用于教育事業的支出超過5億元,占到了總支出的3成左右。但晉江市教育局長莊應端卻向記者訴起了苦:目前晉江中小學校的容量基本達到極限,教育投入越來越不堪重負。 記者深入晉江一些鄉鎮小學發現,教育局長的訴苦并非虛言。陳埭鎮是晉江第一大鎮,本地人口八萬人,外來農民工40萬人,全鎮小學生15268人,外來生就有11367人,占到了74.4%,外來學生已明顯超過本地。在陳埭鎮,小學班均生數達到了62.1人,大大超過國家規定的小學班均生數,而鵬頭、霞村、西坂等幾所小學班均生數甚至在70人以上。在新塘街道瑞鵲小學,校長楊志芳說,五年級原來只有兩個班,但這學期一下子增加到了130人,不得不分拆成三個班。 小學人數暴增,初中外來生增長的勢頭也很明顯。2004年,在晉江就讀的外地小學生升入本地初中的比例不足50%,2006年則達到了83%。2006年初中在校外來生9057人,比2004年增加6922人,相當于增加128個教學班。 記者了解到,晉江市是閩南有名的僑鄉,改革開放后華僑捐資助學蔚然成風,加上地方經濟相對發達,晉江的中小學辦學條件向來不錯。但隨著外來學生的大幅增加,目前晉江不少學校生均校園面積、生均建筑面積、生均圖書等指標卻達不到“雙基普高”的要求,教育先進縣很多硬件指標是“后進”。在陳埭、青陽等鄉鎮,音樂室、美術室、勞技室、電腦室等專用教室都挪為上課之用。 福建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李天奇介紹說,晉江一個縣級市接受了全省1/6的外來學生,臨近的石獅市人口只占全省的1%,接受了全省5%的外來學生,比有些中心城市還要多,教育經費、教育管理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農民工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對于很多農民工來說,讓孩子在打工地上學不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期行為。 “與過去只身一人外出相比,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越來越多家庭的移入將大大改變流入地的教育需求。”晉江市教育局初教科科長蔡金祿說。 2006年下半年,晉江市教育局曾經做過一次大型調查,結果顯示,現有10萬外來學生中,79.7%是隨父母一起以家庭形態生活在晉江。按平均每個打工家庭1.3個孩子在晉江來推算,至少有7.7萬個家庭在晉江生活。廣東省有關部門的調查也顯示,61.5%的農民工希望自己的小孩在打工地上學,以家庭為單位流動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已初步具有移民傾向。對于很多農民工來說,讓孩子在打工地上學不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期行為。 “但目前教育資源的安排還是以常住人口來規劃,這就造成了供需的極大矛盾。”蔡金祿說,以晉江為例,本地常住人口100萬,外來人口80萬,但現有公辦學校基本是按100萬常住人口適齡兒童就學需求規劃設置的。 除硬件設施外,教師編制將是一大難題。目前晉江全市小學教師編制為6011人,現有公辦教師4974人,缺編1268人,占比21%。2006年秋季,晉江市公立校接納義務教育階段外地生大約在77000人,按1:23的師生比例,就需要3348名老師,晉江因此至今還聘用了1140名代課老師。以一名老師兩萬元/年的保守經費來算,就至少需要6698萬元。 晉江市經過測算,每產生100億元GDP所需的外來工,將帶來1.2萬至1.5萬名學生就讀。預計到2010年,晉江市常住人口及外來工總數接近250萬人,外來學生數達22萬,其中小學生12萬人。按現有教師編制,今后五年還須補充2700名。 廣東省副省長謝強華介紹說,在東莞,建一所千人規模的學校,僅建筑方面的成本就要2000萬元。按現有需求,東莞一年要建60所,需投入12億元。他認為,除了經費的壓力,更重要的還有教育管理方面的壓力,完全靠流入地來解決難度很大。 專家認為,晉江面臨的困難具有普遍意義。過去那種依據戶籍人口來規劃教育資源的做法已面臨極大挑戰,建立基于流動人口的教育資源配置新體系勢在必行。 福州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甘滿堂分析認為,就晉江這類地方來說,相較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其經濟支柱是高度依賴農民工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農業社會到初步工業化也是在近10年左右時間內才完成的,社會結構還更多留有農村的特征。在這一類地方,因城市人身份享有各類優質社會資源的既得利益者少,農民工進入門檻低,實現公平化教育也相對容易,這是吸引打工農民進城、推動城鎮化的重要契機。 甘滿堂認為,雖然國家要求流入地、公立校“兩為主”來解決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但各地執行力度差別很大,并形成了認真執行者“不堪重負”、敷衍對付者“一身輕松”的不公平現象。記者也了解到,一些在晉江臨近縣(市)務工的農民工,也將孩子送到了晉江的學校。僅池店鎮的小學,就有一千多名學生的父母在臨近的泉州市鯉城區、豐澤區打工。 福建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李天奇告訴記者,晉江是福建省落實“兩為主”政策最好的地方,其面臨的困難也具有普遍意義。2007年全國農村中小學生將免收學雜費,相關費用勢必由各級財政來承擔,作為沿海發達地區,則更多落在地方。像晉江一個縣級市,各鄉鎮雖然工廠林立但都還是農村,越來越多外來學生的教育支出單靠一縣來承擔確實不堪重負。李天奇還擔心,內地一些農民工大省學雜費減免部分各級財政承擔了,可大量的學生卻流到了沿海地區,目前又沒有建立省際間的協調機制,可能會造成“不該補的補了,該補的卻沒補到”的現象。 不少專家認為,農民工家庭流動的趨勢正日益明顯,過去那種依據戶籍人口來規劃教育資源的做法已面臨極大挑戰,建立基于流動人口的教育資源配置新體系勢在必行。他們因此建議: 落實“兩為主”應分類指導,對晉江一類勞動密集型產業聚集、對農民工依賴程度高的地區,可重點推進。 建立基于流動人口的教育轉移支付政策,對認真執行“兩為主”政策的地區加大經費支持力度,減輕其因接納外來生而承擔的教育經費壓力。 結合城鎮化步伐,將農民工子女納入一地教育布局的長遠規劃,及早進行教育資源的科學配置。 作為輸出地也要考慮流入地的壓力,輸出地要解決農民工女子的入學問題,特別是留守子女的入學問題,不要把“兩為主”變成流入地單方面為主。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