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工資協商:打造天平還是喂養尺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 08:56 中國經濟時報
石子硯 廣東省勞動保障廳日前透露,到2010年,全省各類建立工會的企業基本建立起比較健全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但是在目前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還存在不少現實阻力,普遍存在“四不”情況:企業不愿談,擔心協商工資損害了企業方的利益;職工不敢談,擔心提出協商要求被企業解雇;職工對相關工資法規政策不熟悉不會談;工會組織不健全不能談。(8月20日《中國青年報》) 不可否認,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以及這一制度所欲謀求的理想愿景,著實令人期待。但是也不可否認,不愿談、不敢談、不會談、不能談的“四不”困境,已經使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舉步維艱,有淪為“畫餅”的危險。筆者認為,“四不”折射出的,其實是勞資雙方博弈的一種嚴重失衡的現狀格局。如果這種失衡的狀態不能得以撥亂反正,如果沒有“守夜人”為處于弱勢和依附狀態的勞方撐腰,如果勞資雙方沒有一個平等的對話機制和博弈平臺,那么所謂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無異于是一場“于虎謀皮”的一場游戲。 所謂的“四不”其實就歸結到“一不”上,既勞資雙方地位的不平等、勞資博弈力量不對稱。這種保護弱者的法律法規“失靈”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比如6月初,我國很多地區持續出現高溫天氣,國家四部委聯合下發通知表示應對高溫工作工人發放津貼。然而,超過八成確實需要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勞動者,并沒有機會享受這一待遇。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從6月開始享受這筆津貼或者類似福利待遇的人群,大多數是坐在空調房中工作的白領。而現在,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其實也在面臨高溫津貼一樣的困局,遭遇了保護弱者的法律法規“失靈”現象。 這種失靈現象,讓我們想起“尺蠖效應”這一概念。所謂“尺蠖效應”就是說,尺蠖一會兒收縮,一會兒放直,可是無論收與放都只朝著一個方向——那就是爽了利益共同體而坑了普通老百姓的方向。工資集體協商就是這樣,由于缺少一個“權責對應”的公平支點,無論是“累計簽訂工資集體協議1.4萬多份,覆蓋企業4.4萬多家,涉及職工240多萬人”的“收”,還是推行工資集體協商以前的“放”,這種政策的往復,都只偏向利益共同體一方,就像以一伸一縮方式向一個方向行走的尺蠖。 因此,如果不彌補這個“權責對應”的公平支點,不解除處于弱勢群體的勞方職工的后顧之憂,如果公共管理部門不能成為職工的“守夜人”,不能通過有效保障來改變他們委曲求全、逆來順受的這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生存狀態,不能形成勞方自己的“利益集團”和代言人,那么一切可能皆為空談,勞方和資方也就不會形成一個良性談判和利益博弈的“天平效應”,從而在兩者勢均力敵、半斤八兩的搖擺中實現互補和雙贏。 有人說,正義女神一手持有衡量權力的天平,另一只手握有為主張權利而準備的寶劍。無天平的寶劍,是赤裸裸的暴力,無寶劍的天平,則意味著法的軟弱可欺。天平與寶劍的相互依存,正義女神揮舞寶劍的力量與操作天平的技巧得以均衡之處,恰恰是健全的法律之所在。而現在,“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這一正義女神手中所缺少的,其實就是那把為主張權利而準備的寶劍。這只寶劍的出鞘,既有賴于勞方權利意識的覺醒,但更重要的是公共管理部門的責任歸位、《勞動合同法》等制度設計和配套措施的及時跟進,以此來彌補這個缺失的“權責對應”的公平支點。惟其如此,工資集體協商方能走出“尺蠖效應”這個怪圈。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到底是打造天平還是喂養尺蠖?這是個問題。這個問號急需拉直!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